东汉时期纸质书是怎样流通的?

蔡伦改进造纸技术后,东汉时期的纸质图书流通方式获得了重大进步。纸被用于民间进行通信往来,手工传写越来越普遍,国家藏书和私人藏书得到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专门的书肆。体现了我国古籍的巨大进步。

汉代曾经普遍以简帛作为主要书写材料。自从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加工造成新“纸”后,纸就逐渐应用于民间通信活动中。

在新纸出现的初期,纸质的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究其原因,或是产量不够,或是人们思想观念尚未转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了纸张的优越性。

《北堂书钞》记载了东汉时期书法家崔瑗用不起缣帛,以纸抄书送给朋友,特附言致歉:

今遣奉书,钱千为贽,并送《许子》十卷,贫不及素,但以纸耳。

这封年代大约为东汉中期的书信,反映了当时纸已经成为较为普遍地应用于民间的书写材料。蔡伦纸也为书籍通过抄写实现流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用纸抄写比较容易,使得文字、书籍的传播更加广泛。《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这个“洛阳纸贵”的典故中说到的“传写”,就是汉代书籍流通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造纸技术也促使了东汉时期图书收藏的兴盛。事实上,两汉王朝都比较注重知识,早在西汉初年,经过秦末战火,图书文献损失极为严重,“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汉高祖刘邦统一国家后,开始文治建设,曾3次征集和整编图书。

一是在汉代初期,汉高祖令萧何收集秦都秘籍;二是在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除宫廷收藏以外,在宫廷之外建立了不少保管图书典籍的机构,如石渠阁、麒麟阁等。同时私人收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三是在汉成帝时的献书活动。

经过西汉官府这三次大规模的征书活动,使汉代图书收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先后收藏于长安的文献达13500余篇。由于这些文献极为零乱,皇帝便令人主持整编工作。于是出现许多“校书大家”,比如刘向与刘歆父子即为典型。

东汉时期的图书流通方式也和西汉时期一样,是国家藏书和私人藏书,朝廷沿袭了西汉时期管理图书中的制度,对国家所藏图书进行了严格控制,允许阅读者只能是皇帝、皇帝特许之人、编书者和校书人员。

此外,东汉朝廷召集过许多著名学者,利用国家所藏档案图书,撰写国史,如班固、蔡邕等,先后在国家图书馆东观,利用藏书,撰写《东观汉纪》。

同时,东汉时期,允许私人藏书,故当时的藏书家很多,藏书量也很大。据《后汉书》记载,班固、王和平、蔡邕等人,家中藏书甚多。由于东汉时期藏书事业的发展,“校书大家”郑玄即为典型。

造纸技术的改进,也促使了“书肆”的出现。通过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的学习经历,可以看到当时洛阳这样的都市中图书市场的作用。

《后汉书·王充传》记载: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因孝顺在乡里被称赞。后来到了京师,在太学求学,扶风人班彪做了他的老师。王充喜欢广泛的阅读书籍而且不摘章守句。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常在洛阳的书铺上游走,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记住并背诵,于是,不久就广泛地通晓了众多流派的各家学说。

王充后来回到乡里,隐居从事教学。他完成的文化名著《论衡》,在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学术基础的奠定,竟然是在洛阳书肆中免费阅读书肆中所卖的书而实现的。

东汉时期还有另一位学者荀悦,他的学术积累就是在书肆读书实现的。据史载,荀悦12岁能读《春秋》。因为家贫无书,每至书肆便饥渴阅读。荀悦后来成为著名的历史学者。他所撰写的《汉纪》,成为汉史研究者必读的史学经典之一。

汉代图书在市场的流通,表明书籍在纸张发明的推动下已经走向社会,并且有了与之配套的书写文书使用的文具。推想当时买卖图书已经有了大体确定的营业商和营业点。这也是文化发达程度的体现。

造纸技术的改进,促进了通信、传写、藏书及书肆的发展,是文献流通方式的重大进步,也是文化史进程中的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