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最大最美好的影响]师德
他们,是新中国60年来,江苏教育界最有影响的人。 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定义“影响”――当然不是在文字表述上:何为“最有影响”――当然也不是所谓的评功摆好。 那么,究竟以什么来判断影响?以年龄吗?好像不是。他们中有的虽然还很年轻,却健行在行知路上,正在影响着、改变着当地的农村教育。以职位吗?好像不是。他们中有的是普通教师,却深受师生的爱戴,影响着教师、影响着学校。以城市还是乡村?好像不是。他们中有典型的农村学校校长,却创造着连城市学校都称羡的奇迹。是以在世还是辞世?好像也不是。我相信,即使已辞世,也没有一棵树是白白落叶的,也没有一朵花是白白凋零的;况且,我坚信他们不是落叶,更不是凋零的花。
说到底,还是凭“影响”。“影响”就是“影响”,大多时,“影响”是无法定义的,也不必去定义。要“定义”的恰恰是,他们是以什么来影响我们的,他们究竟影响了我们什么。
想起了季羡林。季羡林是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是这么写的:“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文化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先生文章好,道德也好。他以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要文章好,首先要道德好,因为心有璞玉般的良知,笔下才会有好文章、大学问;把心留给他人、学问献给社会的人,才会感动别人,才会有影响,才会“最有影响”。
于是,我以为,他们――建国60年来江苏教育最有影响的人,是以师德铸成了师魂,他们以师德与师魂影响了我们。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思想、学术和专业智慧,更要学习他们崇高的师德。因此。师德成为“最有影响”的问题。
二、高尚师德是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提起斯霞,自然会想起她的“童心母爱”;提起陈鹤琴,自然会想起他的“一切为了儿童”;提起殷雪梅,自然会想起她以自己的生命救了学生;提起姚止平,自然会想起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农村学校和教育;提起蔡林森,自然会想起他像是一台永不停歇的拖拉机,日夜工作……他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都有高尚的情操。是他们的人格、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境界,总之是他们的师德首先让我们把他们铭记于心。“最有影响”的人自然地把师德问题再一次提起,而且再一次把师德摆到更为重要的位置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1、提倡并强化师德是由教育的特性所决定的。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人类的最后目的。这是赫尔巴特的名言。既然如此,道德也应当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和最后目的。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以道德的方式实施的过程。其实,教育本身就应是道德展开的过程。早在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指出:“现代人有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他们在寻根、寻找参照点和归属感。”以什么为参照点?归属感在哪里?报告接着说:“因此,一切都要求重新强调教育的伦理和文化内涵。”是教育的伦理和文化特质及内涵,让我们的头脑逐步清醒起来,获得归属感。也正因为此,教育,对我们社会应该接待的儿童和青年是一种爱的呼唤,在伦理上有考虑的教师首先应当是道德教师。道德教师决不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教师,而应是具有丰富道德伦理意义和内涵的教师,是善于用道德的方式进行教育的教师。可见,教育的特性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师德,否则不是优秀教师,甚至称不上是真正的教师。
2、提倡并强化师德并不否定更不排斥智慧。教师应当充满教育智慧,应当做智慧型教师,这是大家***同的愿望和追求。其实,智慧原本就和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苏格拉底说,我们每一个人把希望系在灵魂上,要使灵魂也善起来,灵魂就应系在智慧之上。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解释说:智慧,是就那些对人类有益的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能力状态。两位智者都强调智慧的道德规定性。当我们追求智慧的时候,就是同时在追求教育的道德,智慧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良好道德的教师;培养师德,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在生长自己的智慧,道德教师其实也是智慧教师。
3、提倡并强化师德并不否定更不排斥学术和专业。教师的德性与学问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德性与人文社会科学有内通性。二者相互依存,不仅如此,如果没有德性,则很难有规律的发现和科学的论著。所以,立言先立德,治学先做人,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精神和我国治学的优良传统。对此,司马光有过精辟的论述:“德才兼备为圣人,无才无德为愚人,德行胜过才能为君子,才能胜过德行为小人。”这种对“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的界定,或许还可以探讨,但其对“德才兼备”、“德行胜过才能”的肯定,可以引起我们再一次认识师德的重要性,让我们牢记立言先立德的古训。
4、提高并强化师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们表现了极大的热情,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涌现了许多先进的典型。他们的事迹一直在感动着我们。我国正处于大改革大发展时代,人民群众深切呼唤着良好的道德风尚。也进一步期待着良好的师德风尚。但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转型的复杂性,给教师带来许多价值困惑,尤其社会上出现了权力膨胀、金钱至上、道德下滑的状况,影响着教师的价值追求,教师的生活方式和状态也正在发生变化,少数教师的价值观发生了偏移,师德状况不能令人满意。手头正好有一份剪报,内容是“学生最怕老师这样说”。比如学生最怕老师说:“看见你,我就烦!”“我佩服你,真是笨到家了。”“再说废话,你给我滚出去!”等等,有15条。此外,令学生反感的教师大概有七类,比如“嫌贫爱富型”、“说长道短型”、“欺软怕硬型”等。当然,造成师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现代社会的影响,也有历史传统形成的不良习惯,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教师本身要求不严格的问题。不管什么原因,不良的师德影响着学生健康发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今天,我们把师德作为“最有影响”的人的核心品质来讨论,无疑会从师魂角度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三、师德:精神品格?思想境界?教育信念?人格特征
“最有影响”的人,每个都是师德的典范,他们的师魂犹如岁月深处的烛光,发出最亮丽的光彩。如果作一些分析和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师德的内涵及其基本规定性。而这些正是“最有影响”的人的最可贵之处,正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然也是师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其一,精神品格。人总得有一点精神,尤其是教师,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要在心灵深处筑起一块精神高地,以此踮起自己的脚跟,这样才可以看得更远,才可以离星空更近一些。我以为,精神品格是师德的核心。记得闻一多先生写过一首诗《红烛》:“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 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用这样的诗句来描述和歌颂“最有影响”的人是最合适不过的。今年94岁的史绍熙先生,把一生心血都献给了自己的学生,放弃了多次荣华富贵的机会,坚守三尺讲台,桃李海内外,整整40年,他把江苏省常州中学推向了回首前人、俯看八方的新高峰。洪宗礼先生,不为名不为利,孜孜不倦进行中外母语教育比较研究,填补教育研究的空白,埋头于初中语文教材的研究与编写,探索了语文学科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语文教育之链。他们都有学术贡献,但首先是他们精神品格的高尚。当然,今天的教师决不只是在消耗自己的脂膏,而是与学生***同成长,和学生***同开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但是,教师的“红烛”精神并未过时,教师的“红烛”形象仍是最值得讴歌的。
其二,思想境界。思想境界往往是一个人的人生高度,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因而是师德的重要内涵。“最有影响”的人在思想境界方面给我们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如何对待教师这一职业?对待职业一般说来有三种观点和态度:一种是从业,解决就业问题;一种是专业,需要钻研,建构自己的专业身份;一种是事业,与民族振兴、祖国和平发展联系在一起。蔡林森作了最正确的选择,他把自己全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去,同时潜心研究专业,形成洋思教学模式。第二个问题,如何对待幸福々幸福是个人内心的一种体验,因而见仁见智。很难定义。但是,姚止平用自己的生命,生动而准确地诠释了幸福:幸福不一定发生在城市,也不一定发生在高职务上,而是在他的平民教育的追索与践行中。第三个问题,如何对待教师的职业规范?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于师德,可以是他律,也可以是自律,还可以是自由。“最有影响”的人,不是把师德规范当作外部的要求,而是出自内心的需求,形成“师德自觉”,从他律走向自律,走向自由。比如殷雪梅,师德已融化在她的血液里,体现在她的言行中。当教师走向师德自由的时候,就会进入崇高的道德境界。
其三,教育信念。教育信念反映了一个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认识,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指南,师德往往体现在这只“无形的手”上。比之教育理念,教育信念更稳定、更坚定,更具精神内涵,它已内化在教师的素质结构中,外显在教育行为中。吴天石老厅长,即使在思想保守的年代,还大胆地提出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双基”的问题,至今都在影响着教学改革,因为他有自己的信念和信仰;李吉林在“文革”中仍憧憬着理想的教育,因为她坚信教学必须改革,改革需要研究和试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蔡林森的信念;“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姚止平依靠这一信念使?茶中学走向成功。他们的教育信念已化成了教师的人格特征。因而,教师的行为彰显着深刻的文化意义,行为世范成了他们具有特殊魅力的教育方式。
其四,人格特征。师德,准确地说应当是教师德性,其内涵不仅包括品德,还包括人格修养,最高境界是“至善”。就人格特征而言,“最有影响的人”向我们提示了四点:第一是爱心。我不敢说爱就是教育。但爱肯定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力量和方式。爱,是师德的基本而又十分重要的内容,是高尚师德的首要条件和显著特征。而教师的爱既具有母爱的性质,又超越母爱。斯霞的爱实质是母爱与教育爱的统一与结合。陈鹤琴之所以成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首先是由于他对儿童深深的挚爱,因而对儿童应是进行活教育。第二是童心。童心是真心,童心是圣人之心、赤子之心,童心充满着创造力。童心是超越年龄的,教师需要有永远的童心。李吉林、邱学华把自己比作长大的儿童,其深刻意蕴就是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真正走进儿童神秘的心灵世界,把握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第三是平等心。甘于在农村干一辈子的杨瑞清,接过陶行知民主教育的思想,在农村小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就是把学生看作是伙伴、是朋友,怀着与学生一样的心,由此增强了农村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杨瑞清还不止一次地启示大家,平等心是民主和谐合作师生关系的基础。第四是创造心。教育是创造的事业,智慧应是教育的品格,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应当是教师人格的显著的特征,它影响着并决定着教育的水平和学生未来的发展。胡百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展开了课程改革,在全国率先进行“分层教学”试验。他有理想,他有见解,他很执着,他的创新精神是师德中最闪光的部分。还有邱学华,坚持不懈地进行“尝试教学”研究和试验,是他率先把“让学生主动学”、“让学生尝试、探究”真正落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当然还有李吉林。创造心不应游离在师德之外,它不仅是“至善”的,也应是“至真”的。
四、从“一米阳光”开始
德有大德和小德。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独善其身”是小德,“兼济天下”才是大德。教师的师德应当是一种“兼济天下”的大德:是无私的,不是恩赐,不是施舍,不需回报;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公平、公正,大家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是为了未来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殷雪梅在危急时刻舍身救学生是一种大爱大德,斯霞她们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身心献给教育也是大爱大德。
但是,大德不是突然从天而降,而是由小德的积累不断升华而成的。“至善”也是一个过程。所以,教师不应当止于小德,也不应轻慢小德。有位老师这么说:“像一米阳光那样,虽然不多,却能温暖他人;虽然不长,却能成就永恒。”也许,小德就像这一米阳光,就像一滴雨露,就像一片绿叶,就像一个微笑。其实,阳光、雨露、绿叶、微笑,并不“小”,即使是“一米”、“一滴”、“一片”、“一个”,只要和阳光在一起它们就会很伟大。所以,千万不要轻忽“小德”。有老师说得好:“不求闻达于天下,但求闻达于学生;不求练达于人情,但求练达于学问。”是啊,只要学生在我心中,我就会在学生心中,我就在无限温暖无比光辉的太阳下面――那职业叫教师,那品德叫师德。
也许,这些,就是江苏“最有影响”的人对我们最大、最美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