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成钢是真的在经济方面很厉害吗,如果真是这样他为什么不去华尔街或别大金融机构而屈就于央视做一个记者呢

芮成钢:我希望做一个平凡的意见领袖 韩杨

作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双语主持人,芮成钢曾独家专访过300余位国内国际著名的政界领袖、商业巨子及学术精英。

芮成钢致力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2007年,他礼貌地将星巴克请出了故宫。同年,为了支持环保,他又成为第一个私人购买碳排放的中国公民。

2008年,一汽大众推荐芮成钢成为火炬手。5月16日,他将在南昌完成奥运圣火的传递。

“不要过分关注金牌数量”

我很庆幸自己做过传媒这条生产线上的各个工种,来中央电视台这么长时间,我对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是没有马上做主持人,而是从县级电视台锻炼,再到市级台锻炼,再回到中央电视台做记者、编导,最后再过渡为主持人。

我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会是个记者。我喜欢观察事情,发表观点。记录社会进程是记者职责的一部分,其实我更看中一种个人意见的表达,通过观念来影响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有发表自己意见的平台,写博客也是一种个人意见的表达。

有幸被选择成为火炬手,其实我对于奥运最想表达的观点是:我们中国人对奥运的热情可以理解,但我们应该用更平和、理性的眼光来看奥运。

很多人过分地关注金牌的数量,认为中国只有在金牌榜上位列第一,才是北京奥运会最大的成功。其实,北京奥运会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北京奥运会的理念是“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也就是说,除了金牌,我们还有人文、绿色和科技的独特魅力展示给世界。

奥运会是全球盛事,作为奥运会的主办国和主办城市,我们也应该用一种更博大的全球胸怀来看待奥运会,奥运会不只是中国人的,也是全世界的。

“环保关系人类生存”

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环境已经恶化到什么地步了。如果按照我们现有的碳排量情况,十年以后,大约70%的人口都将面临生存问题。没有人留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从北京到纽约飞一趟造成的污染,相当于我们开一年车的污染。十年以后,如果你在街上开一个八汽缸的车,相当于随地吐痰。

我特意选择在2007年8月8日,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的那一天,在博客上写了购买碳排量的一件事:按现在每周平均开车200公里计算,我花了300多块钱购买了自己的第一份2.39吨的碳减排量,作为一个普通中国公民的礼物献给北京奥运。

2007年末,一汽-大众找到我,问我是否愿意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他们看到了我关注环保、购买碳排量的新闻报道,希望火炬手的身份能够带来更大的影响力,使更多人因关注火炬手而关注环保。与奥运会一样,汽车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但同时却极大地伤害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很多汽车企业都在为此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来改善目前的状况。追求人、车与社会的和谐,应该成为更多的汽车企业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在世界的坐标系里看中国”

我第一次在博客上写到故宫里的星巴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大的反响。我并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也并不是刻意地反对星巴克这个单纯的企业,我其实更想唤起中国人对文化保护的关注。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有太多可忙的事情,平心而论,像我们这些生活在北京的普通人,在路过故宫的时候,有谁会刻意地想起我们的文化保护呢?

其实,我非常感谢自己的职业和平台。我很幸运,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去到很多地方,见到很多有影响力的人。我可能比同龄人多一点点阅历,所以我有强烈的愿望把所见所能分享给更多的人。从内心深处,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意见领袖,但不强迫别人一定和我持同样的看法。

我的工作要求我把中国放进一个世界的坐标来观察。而只有我的目光越过了这些坐标,才真正看清中国的位置,明白中国真正的意义。

五年前或十年前,看到我们的同胞抢座位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我们的素质这么差。可今天,我会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现在我可以理解,我们这个国家曾经多灾多难,虽然有了高效的经济发展,但从内心深处,我们的公民心理上并没有安全感。申办奥运,主办奥运,其实也是为了多一点心理的安全感。我们的社会保障、教育状况、人口现状等等还都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面临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再去抱怨什么素质差,我们有责任让这个国家,让这个人群变得更好。

如果说有ambition(野心)的话,这就是我的am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