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市场悖论
EMBA泡沫下的市场悖论 来源: 日期:2006-4-15 浏览:4407次 点评:0次 EMBA泡沫下的市场悖论 ★《中国经济周刊》实习记者唐韵/北京报道 一句“培养中国的世界级商界领袖”的宣传用语,似乎正成为EMBA的一道魔力无穷的咒语。 从中国知名的体育品牌李宁的创始人李宁,到伊利集团总裁潘纲、金蝶软件总裁徐少春,直至前不久刚刚英年早逝的均瑶集团创始人王均瑶,这些当今中国的成功商人们,已经或正在拥有一个***同身份符号—EMBA。 EMBA,一个很多中国人还不明其义的洋学位,以底线20万元人民币的不斐身价,迅速窜红。中国的这些特殊、惹人注目、甚至招人嫉妒的“精英”们,身为企业总裁、CEO等企业高管,为此不惜一掷千金;他们或驾驶豪华轿车,穿行于公司与知名高校之间;或仅为一堂课而飞行于两个城市之间。 “但是,目前国内国有大学中,能够高质量地为EMBA授课的教师非常少,估计加在一起也不超过50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下称经贸大工商学院)院长张新民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EMBA的这种高学费和与其不相匹配的教学水平,即不合理的“性价比”,不仅备受社会各界指责,更成为即将于2005年开始的EMBA教育改革的最直接动因。 价格战还是荣誉战 “现在已经到了维护中国EMBA教育尊严的时候了!”张新民向《中国经济周刊》呼吁说。 目前国内外媒体纷纷推出了最佳、最大等名目繁多的商学院和EMBA排行榜。但张新民坦承,他本人对此类排行榜也有自己的看法。 “如果说MBA教育的真正成功在于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层次,那么对EMBA教育而言,其真正的成功,则在于能够凝聚一大批杰出的企业家。而这些,都不是靠媒体能够炒作出来的”;“没有高质量支撑的EMBA教育难以长久。中国目前还远没有解决EMBA的师资问题和机制问题。”他分析说。 回忆2001年下半年,当时国家批准30所高校开办EMBA教育,并规定其中10所学校每年可以招收300名学生,20所学校每年可以招收100名学生。当时各方都认为这是一个各商学院基本可以独立承担的项目。但是,近两年的实践证明,在国内国有大学现有的从事EMBA教育的教师中,能够高质量地为EMBA授课的教师非常少。 “我估计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50人。”张新民评价说,“对EMBA学员而言,上课教师是不是博导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是否知道学员想学什么、教授内容是否 ‘解渴’。但就这两点要求,我们相当多的教师就满足不了。” 就在EMBA学员普遍认为教学内容“不解渴”的同时,众多商学院的竞争重点却放在了价格战上。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EMBA招生中,为保证招生数量,部分国有大学的EMBA教育机构大打价格战,严重损害了刚刚兴起的EMBA教育的形象。 “EMBA教育是一个严肃而正规的学位教育,教育机构之间竞争的应该是各自的教学方案和质量保证体系。但现在某些EMBA教育机构为争夺市场,以各种形式为学员打折。这种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EMBA教育的尊严:把一个正规而严肃的学位教育等同于市场中用于交易的、可以讨价还价的商品。”张新民评价说。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则认为,低价竞争,最终的受害者是教育机构本身,“长江商学院不期望在十年内盈利。即使十年后盈利了,也将用于反馈学员,提高研究质量上。” “千万不要以为商学院倒不了,质量没了,学生不来,毕业生没人要,学院自然就要倒了。”张新民说,“实力决定质量,质量赢得尊严”。 何谓国际化 “自今年开始,中国高校现有的EMBA教育将进行改革试点。改革范围涉及考试形式、招生对象以及培养方式的自主性等多方面,改革目的就是要突破传统教育体制的限定。”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教授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 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全称是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MBA(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国现有的EMBA教育,其正式出现是2002年,与1991年就开始的MBA相比,时间上迟了整整十年。 从性质上看,同MBA相比,EMBA培养的对象是企业“更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在招生对象、录取标准、学习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如目前较为突出的区别就是,国家教育部门规定EMBA三分之一的课程必须由外籍教师任教,目的是促进中国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吸收国际化的管理知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三分之一的EMBA师资来自境外”的硬性规定,招致了业内人士的质疑。 经贸大工商学院院长张新民说:“首先是由谁、用什么手段来保证外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其次,是否用外籍教师就一定会促进EMBA教育质量?”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李金林的看法是:“用境外教师意味着用英语授课。目前看,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水土不服的弊端。其实,课堂上能提供多少有效信息量,比外教品牌更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远方教授也表示,对EMBA来说,学员大都是职业经理人或企业高管层,他们需要的是符合中国企业管理需要的知识,包括好的国际管理理念和思想。相比之下,本土教师比外籍教授的教学效果更好。 但事实上,聘请外籍教授授课,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各商学院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究其原因,一是为适应教育部的规定,同时也是为品牌竞争。 “当然,EMBA的师资力量确实代表了商学院的实力和品牌。但洋教师并不等于国际化,本土教师授课也不等于非国际化。”张新民分析说。 谁有资格上EMBA 尽管国内EMBA大打外籍教授的竞争牌,但按照国际惯例,商学院的比拼,最终打的是产品牌,即各自毕业学员的成功和成就。一句话,世界级的商学院,就应该产生世界级的企业家。 但在所有经营者中,什么样的人才能最终成就世界级的企业,却是一个未知变数。不过,中国的EMBA教育管理部门,曾经试图为这个变数设定限制范围,即大于等于本科学历的经营者。 具体体现是,最初教育部批准30所学校开办EMBA,国务院学位办一刀切地卡死了入学的资格,即学员必须是国民教育系列的本科教育以上,“这实际上将大专教育背景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排斥在外,使得EMBA市场需求和教育机构之间留下了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张新民说。 与此同时,MBA的学历要求则是包括大专在内的以上学历。“这是一种颠倒。EMBA的入学资格应该比MBA低才合适。”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中心主任武常岐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按此标准,李嘉诚申请北大光华EMBA,北大也没有办法录取”。 出生于1928年的香港首富李嘉诚,从一名店铺学徒起家,连小学学历也没有。但有趣的是,李嘉诚创办了长江商学院,提出十年之内直指世界一流商学院的目标,而“为中国培养世界级的商界领袖”更成为学院目标。 “其实,一个注重自身品牌的学校,对其学员入学资格的审核一定是谨慎的,因为这不仅关系学校的声誉,也影响其未来招生。”武常岐说。 在后来持续不断的争议中,国务院学位办终于于2004年初,对EMBA招生条件作出了调整,允许高校招收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专学历的学员,但规定每年的人数不能超过规定招生数的10%。 但值得注意的是,非国有EMBA的教育机构并不受此规定限制。如长江商学院高层管理者培训项目执行主任宦承春介绍说,教育部颁布的录取标准只是他们招生的参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录取资格的随意化。如他们采取个人面试和小组讨论结合的录取形式,以保证较低的入学门槛与高质量学员的统一性。 “但入学门槛的这种差异化,无疑是给了非国有大学体制层面上的先天优势。对国有大学而言,显然不公平。”张新民对此颇有怨言。 对于目前国内各类EMBA商学院之间的不平等待遇,长江商学院EMBA市场部负责人唐垒将其创造性地划分为三种教育体制。即将北大、清华等比喻为国有企业,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为外资企业,长江商学院为民营企业。 “实事求是地讲,体制外的人看体制内的人,不免产生幸灾乐祸的感觉。”拥有“外资企业”身份的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中方院长张国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作为体制外的人,最大的感受是办学没有包袱。但是我本人是从体制内出来的,所以能够理解体制内商学院院长的办学之艰苦。” 据介绍,2004年11月1日,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EMBA课程跃居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排名20强。 EMBA学什么 中国的EMBA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孵化世界级的中国企业家”就成为其目标和魅力所在,并宣称要成为世界级的商业化教育模式。但发展至今,几乎除了高昂的学费与国际水准最接轨之外,质量不均、目标混乱和机制阻隔等特有现象,让人不得不担忧:中国EMBA教育通往理想之国的道路有多长?如何走? 张新民认为,EMBA首先要改变的是现有的以知识导向、而非问题导向的课程设置模式。培养经理人整合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终生学习、教学相长是最基本的教育核心理念。因此,EMBA教育应该实行依客户需求为市场导向,量身打造的课程设置模式。 “与MBA相比,培养执行能力、实现转型提升或者说把学员转型为领导者,是EMBA的最大特征。”哈佛商学院高级副院长麦克法兰(F. Warren McFarlan)教授说,“未来高阶管理教育着重书本与自身管理经验相互验证,教师和高阶经理人一起讨论***同关心的课题,走访各自企业,参与公司经营,使教学互动深入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沃顿商学院的招生主任贝丝·弗莱(Beth Flye)介绍说,如沃顿EMBA高阶主管会计课程纲要的设计,会邀请EMBA校友中的执业会计师协助规划,以此增加对企业中高阶管理者的学习需求了解。除此之外,上课时间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