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是位不合格的皇帝,他真的不懂帝王之术吗?

崇祯皇帝在帝王之术上做得一塌糊涂。

首先我们来看,帝王之术指的是什么。

一般来说,帝王之术包括3个方面。一是治民,要让人民安居乐业,富足顺从;二是驭吏,要让官吏勤于政事,更好地服务政权;三要巩己,巩固自己的权势、修养自己的德行、平衡各方政治势力。

其次,我们来看,崇祯皇帝在这3方面的表现。

一是治民。

我们不得不承认,崇祯皇帝的运气真心不太好。受小冰川大气候的影响,从崇祯皇帝即位那一年开始,全国各地旱灾、蝗灾、水灾不断,各种瘟疫流行,导致饥荒丛生。他一***在位17年,就有14年发生灾害。

在任何朝代,救灾都是朝廷义不容辞的责任。崇祯皇帝也的确是想尽办法要救灾了。可救灾需要钱,钱从哪里来?明朝末年,财政吃紧,崇祯皇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压根拿不出钱来救灾。

崇祯皇帝

可是,崇祯皇帝不拿钱救灾也就罢了,反而出了一系列昏招。

最初,他登台伊始就宣布废除了工商税。此举让富商欢欣鼓舞,却让国家财政失去了一大笔收入。

那时候,明朝军队正在辽东与后金(清朝)军队作战。后来,农民起义军又此起彼伏。为了筹措军饷,用以抵抗和农民起义军,崇祯皇帝再出昏招,下令在正常的赋税之外,额外增收辽饷、剿饷和练饷,合成“三饷”。

两个昏招加在一起,等于是“劫贫济富”。

虽然有论者指出,“三饷”为每亩9厘银,按当时的粮价折算,尚不足10斤稻谷,但这对已经挣扎在饥饿状态下的老百姓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三饷”产生的更恶劣的影响,是向大家发出了一个信号:朝廷根本就不管老百姓是死活。这样的朝廷,还值得存在吗?

因此,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李自成

二是驭吏。

崇祯皇帝对待大臣怎么样呢?就4个字:刻薄寡恩。

没错,崇祯皇帝在继位之初,启用了一大批忠臣良将,打击了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让朝廷内外风气为之一新。然而,崇祯皇帝出于猜忌多疑的性格,在重用忠臣良将的同时,又极度不信任他们。为此,崇祯皇帝频繁调换大臣。他在位17年间,就调换了50个内阁大学士和17个刑部尚书。

对于犯了错误的大臣,崇祯皇帝更是舍得痛下杀手。

崇祯一朝有3名优秀的军事人才: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他们的下场都不妙。袁崇焕被以“谋反”的罪名处以凌迟之刑;孙传庭一度被崇祯皇帝以“恃娇”之罪革职下狱,达三年之久;卢象升因为崇祯皇帝疑心太重,在缺乏援军的情况下寡不敌众,战死于河北。

袁崇焕

据统计,崇祯皇帝在17年间一***杀掉7个总督、11个巡抚、7个兵部尚书。

崇祯皇帝对大臣刻薄寡恩的下场,就是没人愿意给他卖命,形如光杆司令。

于是,1644年春天,当李自成大兵压境时,崇祯皇帝号召大臣捐钱充作军饷,大臣装聋作哑,视如未见。李自成军队攻入北京后,崇祯皇帝心急如焚,召集大臣来商议应对之策,竟然没有一个人肯来见他……

当皇帝当到这地步,也是没准儿了。

三是巩己。

公允地说,崇祯皇帝个人的品行是合格的。他即位后,勤政节俭,加班加点批阅文件,对于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为了省钱,崇祯皇帝舍不得吃肉,跟着皇后一起吃斋。他不好女色,宫中后妃屈指可数。

崇祯皇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经常参加日讲和经筵。有一天,他听东阁大学士文震孟讲课时,由于太累,将脚放到台子上。文震孟讲到《尚书》中“为上者奈何不敬”一句时,看了他一眼。他立即以袍袖遮掩着,把脚慢慢放下来。

崇祯皇帝也很注意巩固自己的权势。

崇祯皇帝17岁当皇帝时,魏忠贤如日中天。崇祯皇帝一方面不停嘉奖魏忠贤等人,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削弱魏忠贤的势力。当魏忠贤的势力被逐一清除后,崇祯皇帝趁机一鼓作气地收拾了魏忠贤,巩固了统治,稳定了局势。

魏忠贤剧照

可是,崇祯皇帝只做到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修养自己的德行,却在平衡各方政治势力方面表现不佳。

明朝从万历皇帝以后,就陷入了无休无止的党争,积重难返。崇祯一朝,依然如此:“各是所是,各非所非,恩怨相寻,冰炭互角。”崇祯皇帝既不能采取有效的办法平息党争,又不能让党争为自己所用。最终,导致党争愈演愈烈,崇祯皇帝本人也丧失了控制内外局面的能力,以至于大厦倾覆,断送了明朝近300年社稷江山。

参考资料:

《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