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入选什么代表性项目
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014年11月,壮族三月三被国家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决定每年壮族三月三放假两天,使其成为了法定节假日,壮族三月三受到全广西乃至全国、世界各族人民的关注。
“壮族三月三”是壮乡武鸣的传统节日,唱歌为其活动的主要内容。1980年起,该县定“三月三”为歌节。2003年开始,为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打造壮民族文化品牌,该县将“歌节”复名为“歌圩”。
“三月三”歌圩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历史最久的民族歌圩。每年“三月三”期间,该县在推出富有壮乡特色的活动项目的同时,将经贸活动融入歌圩整体活动中,成为该县68万人民的另一个“春节”。
“三月三”歌圩的传承价值:
歌圩文化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劳动人民长期辛苦劳作的智慧结晶。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歌圩作为壮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壮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民族性、历史性和民间性。
三月三歌圩是反映武鸣区境内壮乡人民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婚嫁习俗的文化载体,是壮乡人民追溯历史、回味过去、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
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歌圩承载着壮族先民民俗文化信息,宣传壮族文化底蕴,一定程度上具有传承民族性格,宣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情感,加强民族团结,维持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遗存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月三(壮族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