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建构主义是教育者用来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理论,其四个基本观点如下:知识的建构性;学习的系统性;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的互动性。
一、知识的建构性。
这意味着知识是建立在人的旧知之上的。学生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知识碎片组合在一起,构建出不同于其他学生,属于自己的知识领域。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信念和见解都是他们继续学习新知的基础。
二、学习的系统性。
学习的知识其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例如,如果一个学生正在学习一系列历史事件发生的日期,同时他们也在学习日期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一个学生正在写一篇关于历史的论文,他如果没有语法和写作方面知识的累积,很难写出一篇合格的论文。累积构建的知识系统会对未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学习者的积极性。
学习需要感官输入来构建意义。学习者需要在做中学,这不是一种学习者被动参与的活动。学习者需要融入世界,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地参与到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中去。
作为学生,不能只是坐在那里,期待别人的帮助并学习,需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阅读活动等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四、学习的互动性。
学习与他人之间的联系直接相关。老师、家人、同学和熟人都会影响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分享是帮助学生一起学习和成长的最好方法。互动是学习的关键,课堂上教师常使用对话、互动和小组活动来帮助学生记住和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建构主义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人们积极地建构或制造自己的知识,而知识的累积与学习者的经验密切相关。基本上,学习者将他们以前的知识作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新的知识。每个人的个人经历不同,存在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