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的军团和兵团有哪些区别呢?

当然不是一回事,?军团?正式编组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9月,属于一个临时性?军?以上编制,而?兵团?出现在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级别大于军团。

军团出现的始作俑者是保定八期的罗卓英,在淞沪会战打响时,罗卓英正任第18军军长,率部自粤北赶赴上海参战。在会战进行中,随着调来的中国军队越来越多,军政部开始增加和扩大编制。

(第16军团长罗卓英)

原任师长的一批黄埔一期毕业生纷纷火线提拔为军长,着手合并各师组建新军,比如第58师俞济时升第74军军长、第36师宋希濂升任第72军军长、第87师王敬久、第88师孙元良等也晋升军长,虽然有的军还只辖一个师,但是级别已经上去了。

这下军政部次长、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不干了,开始为罗卓英等保定生抱委屈,毕竟资历是有区别的,现在军中级别却拉平了。

(第32军团长关麟征)

陈诚面子大,但当时淞沪战场只有陈诚和张治中两个大型集团军(第9和第15),罗卓英暂时还不够格,军政部主管厅灵机一动,在军以上开始建立了?军团?一级,罗卓英于是荣升第16军团长。刚开始时下面只管着第18军,逐渐增加兵力后,正式改编为第19集团军,这个总司令罗卓英担任了很久,到成立第九战区后仍然兼着。

如此到1938年期间,国军部队***组建了38个军团(1937年25个,1938年13个),军团长主要是保定生和留日士官生这一资历,以及少量黄埔一期生,胡宗南是黄埔生第一个?军团长?。当然军团所辖兵力也不尽相同,比如汤恩伯第20军团参加台儿庄会战时拥有两个军七个师约8万人,而同一战场的庞炳勋第3军团只有一个军13000余人。

(第1军团长孙连仲)

与此同时,军政部正在酝酿统一编组全国军队的战时?集团军?建制,而后大多数军团逐步改编为集团军,比如汤恩伯第20军团改编为?第31集团军?,胡宗南第17军团改编为?第34集团军?,由于这个改编是分批进行的,所以一度出现了军团和集团军并存的情况,比较混乱,抗日战争时期军政部一***组建了40个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