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电影

青藏高原简介:

青藏高原古称青康青藏高原(北纬25° ~ 40°,东经74° ~ 104°),是中亚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誉为“世界屋脊”和“世界屋脊”。它的东部是横断山脉,南部和西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北部是昆仑山。它包括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全部、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和云南省的部分地区,以及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地区,总面积为250万平方公里。

青藏高原的形成

有确切证据的青藏高原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4-5亿年前的奥陶纪。此后,青藏地区各地或被海水淹没,或在陆地上出现了不同的地壳起伏数据。到了2.8亿年前(地质年代为二叠纪早期),青藏高原现在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汪洋。这片海域横跨欧亚大陆南部,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水域相通。它被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繁盛的地区。它的南北两侧是分裂的原始古陆(也叫盘古陆),它的南侧叫冈瓦纳大陆,包括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次大陆。北方大陆称为欧亚大陆,也称为劳埃亚,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和挤压,其北部发生强烈的褶皱、断裂和隆起,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生长成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老的海洋地壳之下,它推动海洋地壳不断断裂。大约2654.38+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和喀喇昆仑地区。到8000万年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这再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和藏南部分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整个地形宽阔平缓,有河流和湖泊,平原广阔,气候湿润,丛林茂盛。高原的景观格局已基本形成。在地质学上,这种高原隆起的构造运动被称为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不是匀速运动,不是一次性暴涨,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一次隆起都使高原地貌演变。一万年前,高原上升速度更快,平均每年上升7厘米,使其成为今天地球上的“世界屋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