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大会中樊登和高晓松的互怼,让我看到了自己。
最近一期的奇葩大会,樊登来到了现场,和同为读书人的高晓松发生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唇枪舌剑式的互怼。
我看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同时也有一些困惑,因为现场各方的眼神,让我感受到这场互怼似乎并不完全是为了节目的效果,而是确实在现场的各方之间出现了一些情绪,他们都不是专业的演员,并不擅长掩饰自己的情绪。
当然,有涵养的读书人,自然不会任由情绪操控自己,所以虽然其实真的动了气,起了争执之心,但很快就想办法做了转化,或者掩饰,最后在哈哈一笑中结束了互怼,以互赠各自的会员卡给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画了一个句号。
第二天,无意中看到了樊登老师的微博,“我说话是有点太直了,涵养不够。”这句话,落实了自己看节目时的观察,然后鲜格格的去搜索了马东,高晓松,蔡康永的微博,没有一个人对这次的互怼发表任何的观点。
想想也是,这只不过是若干次奇葩大会的一次而已,而且,没有那么的值得发表观点和炒作,奇葩大会不需要用这个方式来宣传自己,甚至讲的多了,反而会让人对他们产生不利的影响。
毕竟,樊登是他们花钱邀请来的嘉宾,毕竟,所谓奇葩大会的宗旨,就是希望能够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欣赏世间各种生命状态的可能性。
樊老师说,“读书是要命的事,它是跟安身立命有关系的事。”
晓松老师说,“读书如果能这么简单的三段论的解决问题,那这世界也太容易了一点。”
樊老师说,“那韩寒不都说过了吗,我听过了世间所有的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为什么有人听了就过好了呢?没过好这一生,难道怪道理喽?”
樊老师举了马云阿里巴巴的三力,晓松老师迅速回应说,“马云这三力都不是看书来的”,樊老师立马回怼,“他可以写书教别人。”
樊老师说,“我们不教给大家答案,我们倡导的是,你去努力的学习,总会有所收获,学习就是提供一个机会,一个可能性,改变自己的人生和方向,你要自己去判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而读书是最好的药引子。”
还有很多精彩的辩论,高手过招总是让旁观者心旷神怡,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哈。
~·~·~·~·~·~·~·~·~·~·~·~·~·~·~·~·~·~·~·~·~·~·~·~·~·~·~·~·~·~·~·~·
我想分享的是我在看这出戏的过程中,自己的一点点觉察和感悟。
有句话说,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戏里是他人的人生,而我们作为看客,在其中如果有触动,一定是看到了自己的某些想看到或者不想看到的部分。
好有道理!
那么,这场互怼,我看到了自己的什么?
?对自己热爱的事情的那份执着,
?当自己的热爱被他人鄙视的那份受伤,
?当自己的热爱,因为他人的一知半解给予了很不客观的评判时,那份愤怒,委屈,
?当批判自己的人还是自己认为不错的人时,那份担忧,恐惧和一点点的无助,
?当觉察到自己的这份执着心和对名誉的看重时,那份沮丧,自责,
......
当我看到樊登老师在自己的微博公开承认自己的涵养不够时,我真心敬佩,也对他有了更多的认同。
他确实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修行很高深的人,无论在他的微博,他的读书,还是他平时在外的演讲中,都能感受到他对他人评价的看重,在自尊和自卑之间的游移,但这并不影响他做自己热爱的事,不影响他分享他的所学给到他人的启发。
同时,我更欣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的他,对热爱的执着,对希望推动更多人加入读书行列的那份初心,以及他愿意带着成长的忐忑,用各种商业的方式来探索的行动力。
这些,恰恰也是我对自己的感动之处。
谢谢樊登老师,谢谢晓松老师,在你们的互怼中,我看到了自己。
~·~·~·~·~·~·~·~·~·~·~·~·~·~·~·~·~·~·~·~·~·~·~·~·~·~·~·~·~·~·~·~·
最后,分享一段樊登老师在节目中谈到的他对于育儿的思考吧:
“我在读书中学到了很多好的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并真的去用了之后,我发现,教育孩子是一件特别特别美好的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你觉得痛苦,那么一定是因为方法错了。”
如果你在育儿,在亲密关系,在职场中有困惑,或觉得痛苦,那么一定是需要更多的不同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加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起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吧。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启发,欢迎转发出去给到更多的朋友,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