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简介
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后,蒋介石为了围歼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区,调动了中央军和黔军的全部薛岳兵团,滇军和川、湘、桂军的主力,***150团,40万大军向遵义地区挺进。中央红军只有16团,35000多人,敌人实力悬殊。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中国中央军委决定,中央红军从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泸州西南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等地渡江,进入川西北。它将与红四方面军一起进行总反击,争取红色四川。如果不能渡河,就暂时留在川南,伺机从宜宾上游渡过金沙江。
从1935 65438+10月19红1、红3、红5、红9军团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28日,土城战役打响,被尾追的川军两个旅发起猛攻,损失惨重。红军也付出了很多。
当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根据国民党各路部队即将来围堵的新情况,确定原定在此北渡长江的计划无法实现,果断决定迅速退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谷林以南前进,另想办法北渡长江。拉开了赤水四渡的序幕。
65438+10月29日,中央红军过赤水,从猿场、土城南北地区分三路渡过赤水河,向四川谷林、叙永地区进发。这一行动使敌人十分惊恐,蒋介石立即调集重兵追击拦截。
鉴于敌人已加强沿江防御,并以优势兵力向红军挺进,毛泽东认为北渡已无可能,应在川黔滇寻求新的机动,以待歼敌。2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暂缓实施北渡长江计划,以川滇黔交界为发展区域,争取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然后,红军集中到靠近川滇的扎西地区。
红军进入川滇边界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将17师(旅)编成四个纵队,企图围歼长江以南、横江以东、叙永以西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李东进,再渡赤水,进攻国民党兵力薄弱的黔北,夺回遵义的设想。
11日,中央红军从扎西向东挺进,从18至21,在太平渡、二郎滩等地过赤水,向桐梓地区快速推进。这一举动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料。川军三个旅从扎西附近急进东进,贵州军三个团从遵义向娄山关、桐梓增援,1纵队两个师从黔西、贵阳向遵义推进,企图在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阻击、围歼。
24日,红1军团先锋部队1团占领桐梓,桐梓守军退守娄山关。25日,红5、红9军在桐梓以北阻击川军,红1、红3军在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进攻黔军,相机攻占遵义。当夜,红3军攻占了娄山关。接着,红1和红3军向遵义方向进军。27日,贵州军3个团在遵义以北的董公庙、飞来石地区溃败。28日上午,再次占领遵义城。
随后,前来增援的国民党军1纵队第93、59正常指挥部,被歼灭在遵义西南、乌江北岸的中庄铺。遵义战役从24日到28日持续了5天。红军会师桐梓、娄山关、遵义,击溃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师八个团,俘虏3000余人。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大的胜利。
参考以上内容:人民网-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四渡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