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洪武三十二 还有剩女的黄金时代什么时候上映吗
根据现有考古资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青花瓷器起源于元代中期,到后期得到了很大发展,它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图在最下方) 首先让我们来看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元延佑六年(1319年)墓出土的青花牡丹纹塔式瓶,此瓶早于至正十一年铭双耳瓶三十二年。瓶的肩部堆塑狮、象各一对,兽首间用钴料各绘披肩如意纹,腹部饰缠枝牡丹纹饰,足部绘莲瓣纹一周。因饰纹是在釉下,没有晕散的缺点而具有轮廊线。青花色调蓝中略灰,重笔及起笔、收笔处色调较深,呈褐色圆珠,色料堆积处微泛褐色。胎釉质地尽管不如"至正型"青花器精细,但可以看出确为景德镇的产品。
此瓶是目前国内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一件青花瓷器。延佑六年属于元代中期,从此瓶的造型、纹饰风格以及胎釉特征上看,均要早于"至正型"是无疑的。盖瓶是殉葬用的一种明器,与江西地区宋、元墓葬中出土的青白瓷堆塑瓶用途相同,具有宋、元时代特征。在装饰上,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肩部堆塑模印的狮与象各一对,这已为"至正型"器常用的装饰题材。狮子往往被用作"至正型"青花大罐的盖钮,象首也多作为器耳的装饰,如著名的"至正十一年"铭的青花大瓶的双耳,就是以象首装饰的。肩部的云头披肩纹装饰,多为"至正型"器所继承并普遍使用。腹部的缠枝牡丹纹饰,可以说成为后来青花瓷器的主题装饰。尤其是足部的莲花瓣纹几乎成为"至正型"青花瓷器足部的固定装饰。
总之,从这件瓶的造型、花纹装饰以及胎釉特征上看,已具备了"至正型"青花的雏形,尽管没有"至正型"器那样成熟,但它完全符合青花瓷器的有关定义,相比之下也可以看出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所以,有的学者把它称之为"延佑型"是不无道理的。
最近,考古工作者又在江西鹰潭发现了元大德丁酉年(1297年)墓一座,出土了一对青白瓷塔式瓶,为塔式尖顶盖,短颈、鼓腹,腹以下内收,圈足微外撇。此瓶的造型与江西地区宋、元墓葬中常见的不同,而与上述"延佑型"的青花塔式瓶基本相同。两者相比,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旁证,即青花瓷器出现的上限时代,不可能上溯到元代早期。
明代初期(明洪武年间)
景德镇陶瓷明初洪武的青花瓷,造型粗重厚实,制作尚未脱尽元青花的粗犷风格。所见的大都是蓝中见黑的色泽。多为碗类,还有少量大盘、菱口盏托、梅瓶、执壶、大罐等。但传世较少。传世品中,还有一种梅瓶,外绘云龙纹,肩部有“春寿”两字,这种梅瓶,传世仅见三件,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馆,一件藏于私人手中,另一件藏于日本在阪东洋陶瓷美术馆,这三件作品制作十分精美是洪武青花中的上品。
黄金时代(明永乐、宣德年间)
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陶瓷官窑青花瓷器的烧造,进入了一个全盛时代,这一时代被誉为中国青花瓷器制作的“黄金时代”。在今天的古陶瓷研究、尤其是鉴赏领域,人们最重视、最受欢迎的作品就是明早期永乐、宣德的景德镇官窑作品,有人甚至把永乐、 宣德的青花名品同西方一些杰出的古典美术作品相提并论。有的作品一度创造过中国古美术品售价的最高纪录。永乐、宣德官窑青花瓷器的卓著名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以其胎质、釉层的精细肥厚、青花色泽的浓艳、纹饰多样、线条优美和造型丰富等多方面特征构成的。因而被世人誉为中国青花瓷器烧造的“黄金时代”。而这个“黄金时代”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 永乐初年,刚刚上台不久的新皇帝就派遣以太监为首的叔陶官,前往景德镇御器厂监督烧造陶瓷,以补充朝廷需要因而永乐年间的官瓷烧造更是精益求精,从青花瓷器看,永乐青花与洪武青花相比,更趋成熟,作品从洪武朝的素朴雄浑不断地朝精美典雅风格演变。
从外观上看,元代和洪武似乎用的是两种青料。再看永乐青花,它的青花色调、绘画风格,与元青花有异曲同工之妙。究其原因:元青花与永乐青花都是采用同样的进口的“苏麻离青”绘制而成的。永乐、宣德青花之亮丽,早地明代就已令文人雅士倾倒,如明人王世祯《觚不觚录》中记载:“画当重宋而三十年忽重元人……,价骤增十倍;官器当重哥汝而十五年来忽重宣德,以至永乐、成化,价亦骤增十倍。”永乐青花之精美由此可见一斑。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瓷,由于大多数书有四字或六字朝代官印, 因而面貌比永乐朝作品更为清晰,历代文人对之述之尤详,凡提到明代青花瓷器,世人多推宣德为第一,但由于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因而这两朝的作品地历史上曾有一段相当长时期难以区分,旧时国内古玩行业有“永宣不分家”之说。在当今世界各地的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藏有大批宣德青花瓷器,其数量远远超过永乐青花瓷,其中收藏量最丰富的是台湾故宫博物院,有两千多件作品。此外如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也十分丰富。 另外,除国内一些大小博物馆有收藏外,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和香港、台湾等地的公私博物馆、美术馆、私人藏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藏。私人收藏中可能就以香港葛氏天民楼的收藏最为丰富。
黑暗时期(正统、景泰、天顺)
宣德之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被后人称之为景德镇官窑制瓷的“黑暗时代”。由于这三朝官窑均不见书款者,因而后人对三朝制瓷面貌认识模糊,时至今日,人们仍难以区分这三朝的作品,一般只能根据各时代的产品特征,从中寻找属于三朝烧造的作品。在传世及大量出土物中,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民窑青花瓷有着较鲜明的时代特征。从青料方面看。这三朝民窑青花主要采用国产青料,它们应当就是江西地区的“土青”。前期产品,青花色泽青蓝中带黑者较多,后期产品有恬淡雅致的倾向。这三朝青花的纹饰,前期常见图案满密的缠枝花卉纹,但后期出现了许多布满疏简潦草的产品。从图案上看,以缠枝莲纹为多, 有折枝牡丹、折枝花草、云气纹,还有犀牛、麒麟、双狮戏球、花蝶、莲池鸳鸯、鱼藻、松竹梅、婴戏图等此外,书梵文或福寿字的产品也有较多制作。
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 对于成化朝的官窑青花瓷器,后人评价极高。明、清时期许多文人对明瓷的综合评价是宣德为上,成化次之,永乐再次,但有人的看法不同,把成化瓷看成第一。从观赏的角度来看,成化青花与永乐青花、宣德青花相比也自有特点。永、宣青花浓艳,带黑色斑点,古雅幽菁。成化青花色泽淡雅,有水黑画风格。永宣青花中有部份作品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画彩(那种浓艳而呈黑斑的宝石蓝色青花都用这种青料绘画),而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尚有部份产品可能仍用进口青料绘彩外,后期的制品绘彩主要用江西乐平地区开采的“陂塘青”(又称“平等青”)且所绘风格与记、宣青花明显不同。
永、宣青花着色都用小笔触,因而烧成后有浓淡的层次。成化青花主要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因而,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数浅淡雅致。开创了青花瓷画龙点睛的新画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弘治时期,新上台的皇帝比较崇尚节俭,上台伊始即下令停止不少官文制造。所以弘治朝景德镇官瓷的烧造没有成化朝辉煌。尽管如此,这一朝有不少好的作品,但基本保持着成化时期的烧造风格,无多大创意。
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的烧造规模较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大。并一改前朝精美的风格而向质朴厚重的风格转变,造型也较为丰富,往往一器多式。采用的原料也多种多样,如:弘治时期限采用的“平等青”,瑞州地区的“石子青”等。纹饰也比前朝丰富。如:云龙、双龙、莲龙、云凤、双凤、花鸟、海兽、八仙人物、寿星、亭榭人物以及波斯文、八思巴文等。
明代后期 (嘉靖、隆庆、万历) 明代后期,景德镇的青花瓷有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其数量远远超过明初洪武至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烧造总数。所以,这一时期,是明青花瓷器烧造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这三朝的景德镇青花官瓷虽没有明代早期和中期官瓷产品那样吸引人,但今人对这三朝的瓷器产品还是十分喜爱,许多作品的艺术价值还是比较高的。嘉靖时期青花瓷器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青花呈色带有浓艳红紫的色调,这种青花器中所用的青料是产于新疆一带的“回青”。 这是嘉靖朝最好的青。料,其发色浓艳、鲜艳葱翠。到了嘉靖中期,由于嘉靖帝崇尚道教,因而此时期作品多与宗教有关隆庆一朝仅六年,因而景德镇官窑烧造的瓷器不多。万历一朝长达四十八年,是明代皇帝在位最长的一个,烧造的品种多样化,一应俱全其烧造量之大,可从大量的传世品中得到验证明。
明代的最后三个朝代是泰昌、天启、崇祯。这三朝政局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此时的官窑少见存于世。
清 代 经历了元明数百年烧造历史后,青花瓷的烧造在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果说明代青花瓷在当时已成为中国陶瓷生产的主流的话,那么,到了清代,青花瓷的生产流程民达到了飞跃的程度。从今人对中国瓷器的收藏、流通的情况看,几乎没有一个朝代的传世瓷器吕种在数量上可与清青花瓷器相比,无论在国内外藏有中国瓷器的博物馆、美术馆或私人收藏家手中,无论是国内外文物拍卖市场和古玩铺,都可以找到清代青花瓷的踪迹,清代青花瓷的影响所及,可遍及全世界。清代青花瓷器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各地烧造产品质量较次。唯有景德镇青花瓷,时代特征、精粗文野较明显,因而,它是清一代青花瓷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