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内阁各大臣都有什么职责,能干什么,在哪种权力上有最大优势

2016年8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组内阁,内阁名单如下:

首相(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あべしんぞう)

副首相(副总理)兼财务大臣、金融担当大臣:麻生太郎(あそうたろう)

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すがよしひで)

外务大臣:岸田文雄(きしだふみお)

防卫大臣:稻田朋美(いなだともみ)

农林水产大臣:山本有二(やまもとゆうじ)

法务大臣:金田胜年(かねだかつとし)

总务大臣:高市早苗(たかいちさなえ)

国土交通大臣:石井启一(いしいけいいち)

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せこうひろしげ)

经济再生担当大臣:石原伸晃(いしはらのぶてる)[2]

文部科学大臣:松野博一(まつのひろかず)

环境大臣兼核事故担当大臣:山本公一(やまもとこういち)

国家公安委员长:松本纯(まつもとじゅん)

复兴大臣:吉野正芳(よしのまさよし)[3]

厚生劳动大臣:盐崎恭久(しおざきやすひさ)

冲绳及北方领土问题担当大臣:鹤保庸介(つるほようすけ)

地方创生担当大臣:山本幸三(やまもとこうぞう)

一亿总活跃社会担当大臣:加藤胜信(かとうかつのぶ)

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及东京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担当大臣:丸川珠代(まるかわたまよ)

上面是16年8月3日改组的日本内阁(17年8月3日又改了),下面我来逐个解释:

1.首相是内阁总负责人,正常情况下所有重大决定、政策和措施的确定人,是日本内阁的最高权力者,可以在内阁施政中灌输自己的理念,调配符合自己预期的资源,可以改变下属的决议,在外界可以代表内阁,而其他人只是他的辅助者。一般而言,内阁首相应该掌握了内阁的财权和人事权,如果有外勤和内部保卫制度,那么也应该是听命于首相。当然这些也会有首相信任的阁员具体指挥,首相是在所有宪法赋予内阁的权力上都有优势。除非有下克上的实力派在分庭抗礼。

2.副首相是内阁第二负责人,简而言之就是对内阁除了首相之外的所有人拥有像首相一样的权力的人。本届的副首相兼管财务和金融,作为第二权力者还能抓住钱袋子,可谓位高权重,只要首相默许,他可以驱使除首相之外的所有的内阁成员,在财务和金融方面有更加具体和更直接的控制力度,也就是说在钱财的流向和分配上有更大优势。

3.官房长官就是秘书长,在各大臣之间协调,处理日常事务的负责人,且日本内阁的官房长官是内阁发言人,从某种方面讲是内阁第三人,对除了首相和副首相以外的人都有事实上的牵制,统领直接服务于首相和副首相的具体处理公务的人员。作为具体处理公务的最高长官,在事实上影响着内政外交,以间接的方式掌控权力,其地位和实权高于除首相和副首相以外的所有大臣。

4.总务大臣类似于首相助理+办公厅主任的职责,从公开的信息看,总务大臣下面的总务省掌管与行政组织、公务员制度、地方行政及财政、选举制度、消防防灾、资讯传递、邮政事业及统计等国家的基本结构有关的制度,以及支持国民经济及社会活动等的基本系统。应该是内阁所有后勤事务和行政保障的负责人,同时掌握机要和通信,且作为各项制度的维持和运行者扮演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是所有具体牵头事务的大臣里地位最高的。而且在政府系统日常运行和对日本地方事务方面拥有较大权力,应该是个地位高不过前三强但让其他人都暗暗忌惮、敬畏三分的角色。

5.外务大臣、防卫大臣、农林水产大臣、法务大臣、国土交通大臣、经济产业大臣、文部科学大臣、环境大臣、国家公安委员长、复兴大臣、厚生劳动大臣这些大部分在手下都有相应的“省”,外务大臣和防卫大臣分别对应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农林水产大臣相当于农业部长兼林业局长等,管理农林牧副渔这些第一产业;法务大臣对应一般国家行政系统里的司法部长,作为一个成熟的法制国家,并不是说该人掌控法律事务,而是作为国家在法律体系里的代表,协调法律工作涉及到政府的事务,充当国家公诉人、国家法律顾问等等角色。国土交通大臣对应国土部长、建设部长、交通部长;经济产业大臣负责日本所有国家管理、主导和控制的产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管理促进,是生产领域和经济领域国家意志的具体代表;文部科学大臣类似教育部长、科技部长、体育局长、文化部长一兼多职;环境大臣管环境保护;国家公安委员长管全国治安也就是全国警察长;复兴大臣的复兴不是我们说的那个,在日本指的是灾后重建;厚生劳动大臣相当于卫生部长民政部长社会保障部长食药监局长安监局长等等加到一起,负责日本所有民生、医疗、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等事务。

6.其他的大臣是专项工作的担当者。比如那个东京奥运会大臣,这些名号根据面临的实际情况临时增设,并不固定。但身为这些大臣却不一定是摆设,很多时间,首相为了自身考虑设置这些临时职位,任职者话语权反而略高于第五项中的传统事务的负责者,类似于拿着尚方宝剑的人物。与上述传统的事务省不同,很多这些专项的工作机构称为总部,听起来也比“省”更高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