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中“迁客”的原因是什么?
范仲淹被贬,第一个原因就是他为人性格很直率。范仲淹精通儒家经典,因此他认为为官就要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但是他的这种想法很容易得罪人。
比如说,在宋仁宗成年后,刘太后仍然把持朝政,没有还政于宋仁宗。于是范仲淹上疏太后,请求还政于宋仁宗,结果没有任何回复。
晏殊知道后,责备范仲淹过于草率。范仲淹却认为有益于朝廷的事,就要秉公直言,有性命之忧也在所不惜。
因为一直没有得到宋仁宗和太后的批复,于是范仲淹就请求离京,宋仁宗也就同意了。
刘太后去世后,范仲淹被召回京都,但是不久,吕夷简提出废后的事,又遭到范仲淹的反对。但这次宋仁宗同意废后,与范仲淹的想法相反,所以宋仁宗就把范仲淹贬出了京城。
第三次被贬是因为范仲淹与朝臣的矛盾。由于范仲淹在苏州治水有功,又被召回京城。这次回京,范仲淹仍然还是范仲淹。
他对吕夷简把持朝政很不满,于是向宋仁宗献《百官图》痛斥吕夷简的问题,吕夷简也反过来诬蔑范仲淹,说他“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
宋仁宗为了息事宁人,把范仲淹再次贬出京城。有人说宋仁宗是非不分,明明是吕夷简的问题,居然贬范仲淹。其实这次宋仁宗贬范仲淹是为了保护范仲淹。
因为吕夷简在朝中的势力很大,又是宰相,大臣们都很畏惧他。如果范仲淹留在朝廷可能被吕夷简加害,这对范仲淹不利,对朝廷也不利。
但是贬黜吕夷简又没有十足的证据,而且朝中事务还得靠他,所以宋仁宗干脆把范仲淹贬出京城,等待日后有机会再召他回来。
所以我们看到,宋仁宗虽然对范仲淹的性格不是很满意,但是他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仁君,对朝臣的直言进谏是可以接受的。
他把范仲淹贬出京城是用心良苦,一是为了保护他,二是为了让他熟悉了解地方事务,为日后在朝廷工作打下基础。
宋仁宗贬范仲淹其实也是一步高招,但却不方便在朝堂之上明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