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负泥虫的为害症状、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水稻负泥虫俗称背粪虫、巴巴虫,以幼虫和成虫为害水稻,沿叶脉取食叶肉,造成白色纵痕,重者造成全叶变白,以致破裂、腐烂,造成缺苗,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水稻负泥虫的为害症状、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做好该虫害的防治工作。
1、为害症状
水稻负泥虫主要为害水稻,成虫、幼虫均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和一层透明的表皮。被害叶上形成许多白色条斑,严重时全叶乃至全田叶片发白,使水稻生育迟缓、植株矮小,分蘖减少,被害秧苗即使能复活,后期生长和产量也受影响。一般情况减产5%~10%。
2、识别特征
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幼虫为寡足型幼虫,成虫为小甲虫。
2.1成虫体长4~4.5mm,头小黑色,复眼也为黑色,前胸背板黄褐色至红褐色,略呈钟罩形。鞘翅青蓝色,有金属光泽,一鞘翅上有10条纵横刻点。足黄色至黄褐色,跗节黑色,体腹面黑色。雌虫腹面突起,雄虫较为平坦。
2.2卵长0.7mm左右,长卵圆形。初产时淡黄色,渐变暗绿色或灰褐色,将孵化时为黑绿色。
2.3幼虫体长4~6mm,头小黑色,头腹部黄绿到乳白色,体短肥。初孵幼虫体淡黄色,成熟幼虫黑褐色,腹部背面明显球状隆起,肛门向上开口,幼虫将粪便堆积在体背上,故称“背屎虫”或“负泥虫”。
2.4蛹体长约4.5mm,体鲜褐色,羽化前鞘翅变红褐色或青色,腹部变黑。蛹外有灰白色棉絮状的茧。
3、发生规律
3.1生活史
在黑龙江省水稻负泥虫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群集在背风向阳稻田附近的山坡、田埂、沟边、塘边等杂草间或草根下越冬。春季越冬成虫初期先在越冬场所附近李氏禾等禾本科杂草上取食、活动。当直播田秧苗露出水面后,便迁移到秧田产卵繁殖为害。插秧田在插秧后立即扩大到本田。产卵于稻苗叶片上,卵经7~10d孵化出幼虫,继续为害水稻叶片,一般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为害最重。幼虫期15d左右,老熟幼虫先除去背上粪便,爬到完好的稻叶上作茧化蛹,蛹期10~14d,7月以后成虫陆续羽化,入秋以后转移到越冬场所准备越冬。成虫在晴天暖和的天气比较活跃,而幼虫怕干燥,多于早晨或傍晚由心叶内上升到叶片上造成许多白色纵痕,严重时全叶变白,以至破裂、腐烂,造成缺苗。一般山区、半山区比平原区稻田发生重;稻苗生育期间阴雨连绵有利于成虫和幼虫的发生与为害。
3.2主要习性
①假死性和群集性成虫不仅有假死性,而且还有群集性。在越冬时,成虫常群集在一起,一般数十头集居在一起。
②产卵雌虫通常将卵产于叶正面近叶尖处,少数产在叶背或叶鞘上。通常3~5粒或10余粒堆在一起。
③取食初孵幼虫在常在心叶内取食,稍大后才转移到叶片上为害,然后,沿地下茎钻入泥土中食害稻株须根。
幼虫怕干枯和高温幼虫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才出现在叶上活动,当阳光猛烈时则隐蔽于背光的一面,或躲在心叶等处。
④背粪幼虫自孵化到化蛹前具有背粪的习性。老熟幼虫才拖去背上粪堆,分泌白色泡沫在稻叶或叶鞘上凝结成茧,并在其内化蛹。
4、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4.1气候越冬成虫活动和为害时间,常因各地差异而不同。在北方越冬成虫通常在6月份才开始恢复活动,待水稻长到3~4片叶时,才转至秧田繁殖为害;而在南方,3~4月份开始恢复活动,4~5月份为害早稻秧田和本田;阴天、小雨天多,有利于负泥虫的发生。
4.2地势负泥虫多发生于山区、半山区,尤其是山谷、山沟里稻田为多,为害重。
4.3天敌负泥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负泥虫瘿小蜂、负泥虫金小蜂、弓背小蜂、负泥虫瘦姬蜂及桑名驼姬蜂等。
5、防治方法
5.1农业防治消灭越冬成虫冬春结合积肥,铲除路边、沟塘边等处杂草,可以消灭越冬成虫,减轻稻田为害。并在修沟、整路时,注意添堵缝隙,消灭越冬成虫。
适当提早插秧,培育壮秧,可避免水稻负泥虫的为害。
5.2药剂防治插秧后应经常对稻苗进行虫情调查,一旦发现有成虫发生为害,并有加重趋势时,就应进行喷药。如成虫为害不重,但幼虫开始为害并有加重趋势时,亦应进行喷药防治。药剂如下;
①90%晶体敌百虫,每公顷1500~2250g,加水喷雾;
②80%敌敌畏乳油,每公顷1500~2250mL,加水喷雾;
③50%杀螟硫磷乳油,每公顷1125~1500mL,加水喷雾;
④2.5%敌杀死乳油,每公顷300~450mL,加水喷雾;
⑤2.5%功夫乳油,每公顷300~450mL,加水喷雾。喷药前将稻田水排出,喷药1d后再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