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字怎么写

病字的写法是点、横、撇、点、提、横。

病(拼音:bìng)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也见于《左传》《论语》等战国以前的著作。病的本义是困苦,由此又引申指精神、身体、国家人民方面的困苦,如困扰、(病情)危重、灾祸等。战国以后,由病情危重衍变为重病义、疾病义。

文字源流:

形声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主流形体从疒(nè),丙声。“疒”的古字形像一个病人依靠床上的样子,于此作为形符,表示义与病痛有关;“丙”字作这个字的声旁,指示读音。

有人说,“丙”代表南方,代表火。人伤风感冒后,身体发烧,重者“烧得像炭火”,所以在疒字下面加丙,造出病字。战国楚系文字或作从疒、方声。

“方”为方国,于此仅作为不示义的声符,表示音读。字中像床腿的部分,隶书中变为两点。上的一横后来加上一点,变为“疒”。“疒”旁在隶书中还有省略为“广”的。

“病”的本义曾被认为是重病,依据是《说文解字》:“病,疾加也。从疒,丙声。”“疾加”就是加疾,意思是疾病加重。《论语·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何晏集解引包咸曰:“疾甚曰病。”

“子疾病”谓孔子病重。后来经过考证,《论语》《左传》等上古早期文献中的“病”指的是生病的状态,作形容词,而不是名词性的“疾病”。由此学者们判断“病”本义应为(病情)危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