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4S店黑幕追踪:厂商勒令整改,终端“视而不见”
店门外销售顾问正为客户答疑解惑,维修中心接待处正为前来处理剐蹭事故的车辆指引定损,10月20日,原本被要求“立即整顿”的上汽大众北京恒星天诚4s店仍在正常营业中。当然,仅被要求“限期整改”的东风日产晟通专营店同样是营业状态。
就在一天前,新京报刊发《记者卧底4S店:砸坏好零件“创收”?倒掉车主清洗剂“做保养”》,曝光上述两家经销商的违规经营行为,主要涉及事故车定损前的“砸车”定损、保养时的工序缩减,以及保品的过度推销与截留等等,在维修、保养两大用车环节损害消费者利益。
很快,上汽大众与东风日产针对被曝光的经销商恶劣行径,分别作出回应。上汽大众称,已责令涉事经销商立即停业并接受相关调查;东风日产方面也表示,即日起对涉事专营店取消星级评价资格,并限期整改。只是,从汽车头条App的实地走访来看,尽管两家恶劣的砸车定损、过度维修、虚假保养等行为让各自汽车品牌商誉受损,但目前主机厂惩罚措施并未影响其正常经营。哪怕是被要求“立即整顿”的上汽大众北京恒星天诚4s店,看起来丝毫不受影响。
在外界看来,新京报调查彻底,涉事企业反应迅速,消费者利益得到了重视与保护。可实际上,经销商对主机厂要求置若罔闻,主机厂公开的惩罚措施效果待考。至少,阳奉阴违、“顶风营业”的北京恒星天诚4s店还需要主机厂雷霆手段推进整改。反之,此次违规行为曝光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维护用户利益难以落到实处。
长远来看,维修与保养环节的乱象也绝不会因这两家经销商的被曝光而杜绝。过去多年,从用户投诉、媒体曝光,甚至是“3·15晚会”点名批评,汽车售后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仍是“老大难”。
▲上汽大众北京恒星天诚4s店接待处受理事故定损
北京恒星天诚4s店对上汽大众的“无视”只是再度证明,目前的厂商关系无法切实保障用户利益。
首先是主机厂对经销商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尤其是从传统的厂商关系来看,经销商与主机厂之间的关系以合作为主,制约与被制约的程度取决于双方企业实力。
此次事发之后,上汽大众与东风日产均表示“整顿”涉事经销商。北京恒星天诚4s店对上汽大众最有诚意的回应,或许就是在地图软件上将营业状态更改为“暂停营业”,至于东风日产晟通专营店何时落地“限期整改”不得而知。后续,上汽大众与东风日产均表示将启动针对售后服务的专项检查。然而,仅仅是停业的“整顿”措施,主机厂就难以让经销商遵照执行,所谓专项调查又能有多大作用呢?
▲上汽大众北京恒星天诚4s店展厅
其次,主机厂都将重点放在了监管流程的加强之上,仍是在现有模式上进行改善,无法从根本上维护用户利益。目前,主机厂在加强所谓监管之外,应与经销商***同考虑一个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将用户利益剔除盈利模式。
当下车产业转入存量竞争阶段,经销商盈利早已无法依赖新车销售,金融服务与维修保养成为主要盈利环节。盈利压力的“后移”与缺乏监管,让不少违规操作成为行业乱象。
去年的“奔驰女车主”事件?,就让没有发票的“金融服务费”被曝光。“金融服务费是行业默认的灰色收入,在新车、二手车销售领域太常见了。不同金融公司收费不同,我见过按贷款金额收取2000-10000不等的,有的收完了公司分,有的直接进销售口袋。”一位从业人员曾向汽车头条APP透露。
汽车头条App通过多次走访发现,金融服务费的确是普遍性的。一家欧洲汽车企业4S店销售人员曾向汽车头条APP透露,销售推荐分期购车,一是有提成激励,二是贷款金融公司为车企自营,销售人员每月都有固定任务。
金融服务费只是冰山一角,在现有商业模式下,主机厂与经销商制定的不合理KPI导向,让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主动作恶”。此次新京报卧底调查也发现,员工缩减工序、过度推销、虚假保养等,都是为了拿提成。经销商砸车定损,也是为了多出千元维修项目,对于这些,有员工称“很正常,每个车都砸,要不然你哪挣钱去啊,这行业就是这样”,也有员工表示,“修一个车辆异响,十分钟是它,一天也是它,你要一天修不好这个车,一天你一分钱也挣不着”。
面对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与全新趋势,用户与车企、经销商的关系正深刻变化,车企与经销商在强化监管之外,该重新审视自身经营理念,重新制定盈利模式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