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的心
在过了一个放纵的五一和春假之后,马上迎来期中考试,对于牛和他的同学来说还是有挑战的。
放假的最后一天,在家里老老实实的啃了一天的书,把所有需要背诵的课文都复习了一遍,所有需要会写、会理解的字都逐一过来一遍;数学我从来不担心,牛对数学的认真劲,我一直都是认可的。早在放假的第一天,就让我给他找了很多的口算、奥数题目,高高兴兴的完成了几大篇。
牛去参加考试的那天,非常淡定的说:爸,我没问题的。
果然,昨天早上,成绩公布。牛所在班级发挥出奇的好,所有年级最好的成绩都在他们班上,特别是语文,总分51分的卷子,居然全班的平均分都快到50分了。数学这次属于出题特别难的,卷子里居然包括了好几道奥数题目,但年纪的最高分还是都在牛的班级,惹得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副班主任)都说这次小朋友是“洪荒之力爆发了”。
牛的成绩出奇的好。语文居然考了满分,数学也是全班最高分。这是他第一次成为全班,乃至全年级第一。
作为父母,我们自然是很高兴的。虽然我们对于分数并不是那么看中,但是如果有一次成为第一的经历,当然可以给孩子很大的信心。要知道, 所有的教育中,最难的就是如何让孩子“自信” 。
班主任老师老师在QQ上给我“报喜”,我喜滋滋的回应着。不过,马上我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看看牛对待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这方面,我们是有经验的。
一年级时,期中考试牛的成绩不错,但很快就开始“翘尾巴”了,后半学期字写的也潦草了,学习也不认真的。后来老师QQ专门沟通,让我们警醒起来,毕竟牛还只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至少2年才能定型。后来陪伴、督促、检查,小朋友很快重回轨道。
二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次数学节,牛的口算测验得了第一。回来“嘚瑟”了半天,还把他的奖状贴在墙上。结果期中考试果然就“一塌糊涂”,家长会老师也说,牛是属于应该得一等奖的,结果只能得三等奖。小小的挫败之后,牛立即有了动力,到了期末果然还是能够表现突出的。
所以,我第一时间和老师达成一致——牛是个容易“翘尾巴”的小朋友,老师还是帮着“拉拉缰绳”。而我们,正好给他说说什么是“冠军心态”。
不过,既然是得了第一,必要的鼓励还是要有的,我们选择看电影,而刚刚有一部超级棒的电影上映——《摔跤吧,爸爸》。我觉得,这真是恰到好处的一场电影。
《摔跤吧,爸爸》是根据印度家喻户晓的女子摔跤运动员吉塔和巴比塔的故事改变而来。宝莱坞将这样一个励志片拍的风趣、欢快、振奋人心。从冠军的父亲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到他被命运作弄连生4个女儿,再到他发现女儿的摔跤天赋,从而开始在没有钱、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训练自己的两个女儿成为印度全国冠军。影片的前半段充满励志,一个冠军将梦想传递到下一代,并将原石变成钻石。
电影的后半段展现了更加现实的内容。吉塔成为印度最好的摔跤选手后,进入了专业的训练机构,但她开始享受自己的成就,并开始怀疑父亲的过时。当吉塔开始留着长发、涂着指甲油、用着新的技巧指点自己的妹妹的时候,心态的变化已经改变了她“冠军的心”。
当然,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失利,甚至教练都开始不对吉塔抱希望的时候,吉塔开始反思,重新寻找父亲给他的指导,并最终找到了自己“冠军之心”。
电影最后,以一场极具观赏性的摔跤决赛引发高潮,父亲被诓骗无法到现场、强大而多次战胜自己的对手、不可思议的逆转,最终吉塔回归自己的内心,感受到不依靠别人、自己最终决胜的勇气。而父亲的一句:你是我的骄傲。让整个影片感人至深。
这样一部影片,儿子应该能够体会很多吧。回家的路上,我告诉儿子:一个冠军很不容易,不过更加不容易的是,如何对待这个冠军,因为真的的冠军是自信——只有你相信自己,让自己保持不满足的状态,你才可能拥有一个真正的“冠军之心”。
希望你能拥有一颗真正的“冠军之心”,祝福你,我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