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中采珠:民国电影明星白杨的演艺生涯
1934年,因表演话剧《号角》而成名的白杨,加入了唐怀秋组织的“中国旅行剧社”,赴北平演出。当年6月10日和10月21日,在北京著名的协和礼堂,白杨代替他人,出演了中国旅行社的压轴大戏《梅·》。凭借出色的外观和自由的表演,一下子征服了挑剔的观众。此后,柏杨出演了《女人与狗》、《淑女范》、《茶花女》等一系列剧目,一时间成为中国旅行社剧社最受欢迎的女演员。1934年底,白杨离开中旅去南京。通过电影人马的推荐,再加上联华电影公司的老同学,认识了当时在宁的电影先锋洪深、冼星海、张舒、修文舒等人。在南京,白洋和马一起主演了《春之歌》,他们在剧中扮演马的妻子。1936年初,在南京待了几年的柏杨接到了上海明星电影公司经理周的邀请,前往上海与赵丹等人主演了曾经轰动一时的电影《十字路口》,在片中饰演女主角。《十字路口》上映后,白杨迅速成为冉冉的一颗新星。就连一向矜持的《泰晤士报》也在显要版面刊登了大幅文章,盛赞道:“很多中国粉丝都觉得在中国发现了一个葛丽泰·嘉宝,就是和嘉宝一样特产的白杨树。就在沙滩上的白杨变红变紫的时候,八·一三甲午战争爆发了。一时间,上海一片混乱,电影制片厂被迫关闭。处于风口浪尖的白杨,因为这部电影的片酬问题,开始经济拮据,差点流落街头。这时,上海电影界的联华、宜华、新华电影公司的一些导演、演员组成了抗日救亡剧社,同时发起并组织了“上海救亡皮影戏团”,准备分几个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得知消息后,苦苦挣扎的白杨立即跑去参加。他和吴胤曾等人一起到重庆进行抗日宣传活动。9月23日,1937,柏杨、吴音随剧团从上海出发。在上海电影公司经理夏的帮助下,白洋等人不愁盘费,一路安营扎寨,跋涉千里,边走边编创、演出时事剧、街闻剧,乘坐宜昌的闽桂船来到当时的大后方重庆。10月27日,1937,10,白洋、吴音等人将时事剧《夜沈阳》搬上舞台。受到重庆人的热烈欢迎,连续演出50多场,依然座无虚席。《夜》在沈阳的演出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抗战信心,对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战事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37 65438+2月3日,由沈西林领衔的上海皮影戏团赴成都演出大型国防剧《民族万岁》,以及《沈阳之夜》、《卢沟桥战役》、《三千万难民》等进步抗战剧。《民族万岁》首映期间,时任川军21军副军长的范绍增、163师师长陈兰亭、成都警备司令部警备司令严小虎等对白杨之美垂涎三尺,意欲霸占。经过三次讨论,一封邀请函送到了白杨手中,邀请他去拜访严小虎。面对范绍增等人的多次骚扰,白杨委婉地拒绝了严小虎的邀请,理由是工作太忙。这个消息反馈给了严小虎,严小虎勃然大怒,命令警卫持枪上门。沈西林等人害怕事情会闹大,以后难以脱身。只能哄着白杨敷衍了事,并请谢天等人一起去吃饭。在阎府,面对心怀不轨、口若悬河的阎小虎等人,白杨冷冷地看着他:“阎司令,我第一次见客,警卫都要护送。谢谢你的好意。我很感激。说完,扭头就走。严小虎拔出枪来试图挡住白杨。范绍增和其他人害怕在公共场合小题大做,惹上麻烦。他们赶紧上前劝阻,白杨和谢天等人才终于脱身。没过多久,不甘失败的严小虎下令查封了正在演出的知宇影院,借口是上海影剧院演出的《三千万难民》中舞台设定的太阳意在象征日本国旗,《放下你的鞭子》这出戏也有故意侮辱中国人的嫌疑。为了继续演出,沈西林等人临时将中国电影剧社更名为成都剧社,坚持宣传抗战。就在这时,“中央电影制片厂”写信通知沈西林、沈复、赵丹、白杨、顾而已、史超等人,中国电影公司要拍一部新电影。在重庆,柏杨以女主角的身份参与了《中华儿女》、《万里长空》、《少年中国》等一系列进步电影的拍摄和录制。此外,他还出演了《天长地久》、《天国春秋》、《重庆二十四小时》、《屈原》、《法西斯菌》、《从此幸福》等数十部剧。抗战初期,白洋迅速成为重庆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她与修文舒、张瑞芳、秦怡等著名演员一起,成为重庆话剧舞台上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四大名舞”。1943年夏天,从美国耶鲁大学戏剧系归国的白杨和张俊翔合作主演了《家》、《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多部剧。在合作中,两人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感情。虽然相差十年,但他们还是在1945年初结了婚。抗战胜利后,中国指定杨汉生与蔡楚生、石东山、郑等人在上海联华电影公司的旧址上成立了昆仑电影公司。他开始筹备一部反映抗日救国团转战南北的故事片《八千里云和月》,导演石东山特别指定白洋为女主角。此时,白杨正在其他电影公司拍摄电影《圣城》。在分身乏术的情况下,白杨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电影《圣城风云》,并立即赶往上海参加《八千里云和月》的拍摄。影片上映后,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许多报纸和杂志称赞这部电影,认为它加速了中国电影的发展。白杨也从这部电影中受益匪浅,成为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借着《八千里云和月》的东风,柏杨接演了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从而达到了个人演艺生涯的巅峰。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分为两集,分别是《八年离乱》和《黎明前后》。主管电影审查的* * *部门一度阻挠电影的拍摄,刁难电影审查机构,拒绝通过。幸运的是,郑急中生智,买了一些金表交给了有关部门,使影片很快得以上映。影片一经上映,便掀起了观影狂潮。6月1947到6月1948三个月,观影人次达到712874,为当时最高。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后,白杨先后拍摄了《还乡日记》《女婿》等电影,并赴香港参与《山河泪》《火葬》等电影的拍摄。与许多民国时期的演员不同,白杨在满负荷的拍摄工作中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1949解放前夕的白杨,成了那个时期上海最抢眼的电影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