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延友的教育背景

1992-1996,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

1996-1999,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硕士;

2001-2002,英国华威大学法学硕士;

1999-2002,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博士。 著作

1. 《刑事诉讼法(第四版)》(法学阶梯),法律出版社,2013年。

2. 《刑事诉讼法精义》(法学名师讲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Understanding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e》(英文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美国海马出版社,2012年。

4. 《中国刑诉与中国社会》,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5. 《证据法的体系与精神》,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6. 《刑事诉讼法(第三版)》(21世纪法学教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

7. 《陪审团审判与对抗式诉讼》,台北,三民书局,2004年。

8. 《刑事诉讼法(第二版)》(21世纪法学教材),法律出版社,2004年。

9. 《刑事诉讼法(第一版)》(21世纪法学教材),法律出版社,2003年。

10.《沉默的自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论文

1. 《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完善》,《法学研究》,2012年第3期。

2. 《论无罪推定的涵义与刑事诉讼法的完善》,《政法论坛》,2012年第1期

3. 《论最佳证据规则》,《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6期。

4. 《公民宪法权利的刑事程序保护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为中心展开》,《清华法学》,2011年第4期。

5. 《证人出庭与刑事被告人对质权的保障》,《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6 《对抗式刑事诉讼的形成与特色——兼论我国刑事司法中的对抗制改革》,《清华法学》,2010年第2期。

7. 《眼球对眼球的权利——对质权研究》,《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1期。

随笔

1. 《检察官客观义务需要理论与实践支撑》,《检察日报》,2009年9月23日。

2. 《日本陪审团的恢复及对中国的启示》,《南方周末》,2009年7月。

3. 《官位与资源让学者们马失前蹄》,《法制日报》,2009年6月24日。

4. 《重典治乱与司法能动主义无关》,《法制日报》,2009年8月31日。

5. 《法院判决应当经得起法律的推敲——英文字母入姓名不符合我国法律》,《法制日报》,2009年3月4日。

6. 《量刑辩论程序理应推广和完善》,《法制日报》,2009年6月。

7. 《我国暂不宜设立藐视法庭罪》,《法制日报》,2009年1月22日。

8. 《保障眼球对眼球的权利》,《南方周末》,2008年11月27日。

9.《律师应当为何而战》,《中国律师》,2008年。

10.《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检察日报》,2006年5月18日。

11.《法院判案何须请示》,《南方周末》,2004年5月27日。

12.《人民法院整体回避于法有据——评法官谋杀院长案》,搜狐评论,2003年10月13日。

13.《我们能被关押多久》,《南方周末》,1999年11月2日。

14.《“可不知论”与“不可不知论”》,《南方周末》,1998年12月18日。

15.《法院如何给说法》,《南方周末》,1998年9月25日。

16.《法官应代表哪家的利益》,《南方周末》,1998年6月26日。

17.《毒树之根岂可不挖》,《南方周末》,1998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