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观众
我认为中国的电影市场应该关注市场观众的反应。中国的电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新老电影人中有很多能讲故事、善用镜头语言的优秀元素,但中国电影在类型片模式上并不具备好莱坞电影的优秀基因。《泰坦尼克号》能够在1997和2012两次在中国人民的帮助下完成电影表演的奇迹,原因也是一样的。卡梅隆的奢华大片提供了中国稀缺的主流电影。
《失恋33天》就是最近一个值得推广的例子。其实影片质量一般,但通过适时的爱情小品一路高歌,击败了好莱坞极具威胁的“真钢拳”,这才是中国电影的光明未来。早年的《英雄》《无极》其实都是主流类型学的努力,但国人不忍心看到大师放下身段,凭借庙里的名声谋取利益。但在当时,他们是唯一能负担得起这么大一部电影的导演。
?基于对《影》的市场表现和实际评价的分析,庞洪波认为观众的审美提升非常明显,这不仅体现在观众对具有明显作者风格的《影》的容忍度上,还体现在观众对类型题材的偏好和对优质内容的期待上。同时,中国的电影在国外推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国外观众的需求,同时要搞清楚用什么样的中国元素去对接国外观众的需求。
凭借短片作品《延边少年》入围71戛纳电影节短片单元的青年导演舒威表示:“希望我们的电影教育能够更加符合行业和市场,希望不同类型的电影能够以更多的方式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