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络选座电影票比影院购买便宜很多
首先,买电影票的方式有:
1、现场买(准确说现场现金买或使用没有促销活动的银行卡刷卡买);
2、网上买,比如猫眼电影、时光网啥的;
3、各种兑换券,兑换卡;
4、影院自己的会员卡;
5、影院促销活动(比如现场使用某银行卡,可以买一送一啥的)
6、大家一起想哈。。。
所以,我猜啊,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个问法:
为什么比起“现场买”(方法1),其他任何购买方式(方法2-6)的票价都要便宜很多?
上面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是题主真正想问的。
方法2-6,基本要遵循最低票价原则(不同城市不同标准)。
如果你买的兑换券或者团购券,实际价值低于该片该城市该轮次的片方最低票价,只有两种可能:影院自己补足差额,或者存在偷漏瞒报票房可能性;
所以,方法2-6,其实在水平对比前提下(同一影片、同一城市和同一轮次),票价上下浮动不会很大。
需要讨论一下的是方式1。
影院水牌上的票价,首先要想想她是怎么来的?
下面都以北京(一线票仓)为例子。
事实一:
1998年,99年,北京,《泰坦尼克号》和《拯救大兵瑞恩》,我都是在北京青年宫(新街口附近)看的的首映,分别看了两遍,按门市价买的,一张50元。
这个价格很不亲民。
没多久,北京双安UME影院改造完毕,应该是国内最早一批五星级影院,那时候门市票价好像就没低过50块,然后逐渐每年提高,现在北京三家UME影院,门市票价普通影片应该是70-80元,3D或者巨幕影片应该都在100元起。
为什么影院门市票价这么高?
一方面,我觉得有点历史遗留问题。
在前面说的1998年前后,全国陆续开始了兴建现代化多厅影院,这个风潮带来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影院电影票价体系的彻底改变。
要知道在1992-1995年我上初中三年的时候,我家乡青岛当时很小的一个城市,还存在着1块5一张的暑期学生票,门市票应该也不会超过10块,如果没记错,应该是5块左右。
1998年,我回青岛又看了两遍《泰坦尼克号》,我印象票价好像在25块到40块之间,具体不记得了,因为这个片子太长,票价比较特殊,我在青岛又看了两遍,这电影一***在电影院当时看了四遍,买的都是影院门市全价票。
所以,现在影院门市票价高,我个人感觉,是UME等国内第一批五星级影院刚刚出现时,影院定位是奢侈性消费,就是不是给大众老百姓看的,那时候去五星级影院看电影是一种“烧包”行为,是一种体现出“我跟你不一样哦”的中产逼格行为,后来进影院的人越来越多,学生党越来越多,那是后话~
我认为现在门市票价虚高,是有当时历史市场环境原因的。
另一方面,就是一个消费心理基础上的影院定价策略问题了。
也是我这个答案想阐述的重点。
这多年,有一个数据,从来没有人提及过,因为真心不好统计:
一家影院每天有多少观众是”随机观众”?多少是“目的性观众”?
“随机观众"这个词是我临时想的,大概意思就是影院观众里有一批人是这样的:
- 本来两口子吃个饭,吃撑了,那上楼看个电影吧。
- 天太热,找地方吹个空调,那去看个电影吧。
- 太无聊了,不知道干什么,那去看个电影吧。
。。。。。。
反正,统一特点是,没什么计划,得着什么看什么,明显特征,排队半天,到跟前了,问售票员:你有啥推荐没?
注意:上述人群中可能也有人是会员卡持有者或也会用其他优惠购票方式,但比例应该很小。
“目的性观众”,就是进电影院之前,都已经知道自己要看什么,就奔着某一部电影来的,是做了相应准备的,包括用什么优惠方式买票。
但这类观众中,也有一小部分,就是一年一般不进电影院,实在某部电影有特殊原因,还是破例来电影院看看吧,这种直接买门市票可能性也大,但数量也不见得很多。
综上,影院门市票,价格高昂,但一定要这么挂着,就是为那些大部分“随机观众”或小部分“目标性观众”准备的。
这批人,即不愿意办会员卡,也不知道什么叫手机支付,也从来没团购过,也没有兑换券。。。
这批人绝对数量不少,而且还稳定地贡献了一定比例的票房,而这个比例里,一个人的利润可以顶好几个使用团购券的观众。
而且,直观而言,国内观众买汽水爆米花的几率,感觉比国外本来就要低。
特别是美国观众,我几次在美国电影院看电影,感觉他们要是不人手拿着爆米花和汽水进去,就不叫看电影。
所以,单这么看,国内影院食品销售额比起国外,比例上也的确会差很远。
关于国内影院收入结构,还是最好最近在做影院的人自己出来说说。
我猜啊,除了票房,排后面的肯定不是卖品,应该是广告收入,或者地皮租的大的,会做二房东,各种组合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