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卖药文言文翻译
1. 韩康的典故:韩康卖药
皇甫谧著《高士传》:“韩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
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从康买药,康守价不移。
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那,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03066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乃遁入霸陵山中。公车连征不至。
桓帝时,乃备玄纁安车以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康不得已,乃佯许诺。
辞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至亭,亭长以韩征君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及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与之。
有顷,使者至,夺牛翁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乃止。
康因中路逃遁。以寿终。
译文韩康,字伯休,是京城霸陵人。常游走于名山大川采药,去长安集市上叫卖,不让还价。
三十多年不变。 有一次,一个女子向韩康买药,韩康坚持价格不改变。
女子发火道:“你莫非就是韩伯休?才不让还价!”韩康天长叹一声说:“我本来想要逃避现实,(不料)今日连小女子都知道我韩伯休,我何必再卖药!”于是(收拾行囊)逃入霸陵山中隐居去了。朝廷得知此事,一连几次派人进山寻访,征召韩康出来做官,韩康死活不肯。
后来,汉桓帝亲自准备了一份厚礼,派专员驾着驷马高车,去聘请他。当使者捧着圣旨来到山中草庐时,韩康身不由己,假装答应出山。
但是他坚辞不乘官车,自己驾着一辆破牛车,天不亮就先于使者起程。到了一个驿亭,正逢亭长因奉命为朝廷命官韩征君修路架桥,向民间征召壮丁牲口。
亭长见韩康布衣方巾,驾牛车而来,不认识他,以为是乡村野老,不召自来,便命手下抢他的牛。韩康也不动声色,卸车缴牛。
一会儿,使者大车接踵而至,才知道老头就是韩征君,亭长吓得面如土色。使者请示韩康,要斩杀亭长。
韩康淡然道:“牛是我自己交给他的,亭长有什么罪过呢?”使者才停止。韩康乘机在进京途中逃跑(进入深山老林),凭借高寿无疾死去。
2. 的翻译韩康
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京兆霸陵〕长安东面的一个县,属京兆尹管辖。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口不二价〕卖商品不说谎,不还价。者三十余年。时〔时〕那时。有女子买药于康,怒康守价〔怒康守价〕不满韩康坚持所定价格。,乃曰:“公〔公〕你。敬称。是韩伯休邪,乃〔乃〕竟然。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我欲避名〕我想不让人知道姓名。,今区区〔区区〕小小的,一般的。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何用药为〕还卖什么药呢”遂遁〔遁〕逃走。入霸陵山中。
公车〔公车〕传(zhuàn)车,驿站公用的车。汉朝应朝廷征聘的人由公家用车转送。连征不至。桓帝〔桓帝〕东汉桓帝刘志,公元147—167在位。时,乃备玄安车〔玄(xūn)安车〕带着礼品,驾着安车。玄,黑色;,浅绛色:都指丝织品。安车,一种小车,可以安坐,是优待老年人的车。以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奉诏造康〕奉皇帝的命令到韩康那里去。,康不得已,乃佯〔佯(yáng)〕假装。许诺。辞〔辞〕谢绝。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①〔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自己坐着柴车冒着清晨的寒气先出发了。柴车,粗劣的车。。至亭〔亭〕秦汉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是最低的地方行政单位。,亭长以韩征君当过〔韩征君当过〕韩康要从这里经过。征君,被皇帝征召的人士。,方发人牛修道桥〔方发人牛修道桥〕正在征调人和牛修理道路和桥梁。,及见康柴车幅巾〔柴车幅巾〕乘坐柴车,只(用绢一幅)束头,不戴冠。,以为田叟〔田叟(sǒu)〕种田的老头儿。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释驾〕卸下牛。释,解下。驾,驾车的牲口。与之。有顷〔有顷〕过了一会儿。,使者至,夺牛翁〔夺牛翁〕被夺去驾牛车的老人。这里句子有省略。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奏杀亭长〕呈报朝廷杀掉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此自老子与之〕这本来是我给他的。自,这里是本来的意思。老子,我老头子,韩康自称。,亭长何罪?”乃止。康因中路逃遁〔康因中路逃遁〕韩康借机会半路逃走。。以寿终〔以寿终〕平平安安地直到老死。。
3. 韩康买药是什么意思韩康卖药 东汉桓帝时,长安有个叫韩康的人,常到深山采药,然后在集市上出卖。
他卖的药,价钱三十年不变,因此长安的人都知有个韩康,卖药“口不二价”。韩康觉得这个名声很不光彩,可又不肯变价。
一次,一个妇女来买药,讨价还价,韩康还是坚持老价钱,女人气道:“你这人真怪,难道你是‘口不二价’的韩康吗?”羞得韩康满脸通红,觉得连女人都知道这个恶名声,真没脸再卖药了,于是逃进霸陵山隐居不出。汉桓帝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就请他出来做官。
他走到半道,觉得没脸见人,又跑了回去,一直到死再未出山。
4. 韩康卖药,不二其价皇甫谧《高士传》韩康卖药韩康卖药。
不二其价。女子皆知。
避名山下。原文汉韩康、字伯休。
卖药长安市。口不二价。
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买药。
康守价不二。女子怒曰。
公是韩伯休耶。乃不二价。
康叹曰。我本避名。
今女子皆知。何用药为。
遂隐霸陵山中。屡征不起。
桓帝聘之。中道遁去。
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女子皆知其名。其言必信、为何如耶。
今之经商者。自夸真不二价。
童叟无欺。独不及女子。
若遇佼好妇女。辄选其货以诱之。
廉其价以悦之。以视韩伯休。
其亦有愧于中否。白话解释汉朝时候有一个人。
姓韩单名叫一个康字的。他的表字叫做伯休。
在长安地方的市面上卖着药。口里不说两样的价钱。
这样地卖了三十几年。有一次、有一个女子向他来买药。
韩康守着价值不肯让价。那个女子生了气。
说道。你难道是韩伯休吗。
为什么不二价呵。韩康听了。
叹着一口气说道。我本来因为了要避去名声。
所以做着卖药的。现在连女子们也晓得我了。
还要做什么卖药的生活呢。就在霸陵山里的地方隐下了。
朝廷里屡次去征召他。他也不肯出去。
桓帝用了礼物去聘请他出来。他到了半路里。
竟暗暗地逃走了。
5. 江上丈人和韩康的翻译江 上 丈 人江上丈人者,楚人也〔江上丈人者,楚人也〕长江上的那位老者,是楚国人。
江,古书中作为对长江的专称。丈人,对老年男子的敬称。
据《史记?伍子胥列传》,此人是个渔父。
楚平王以费无忌之谗杀伍奢〔楚平王以费无忌之谗杀伍奢〕楚平王听信费无忌的谗言而杀害了伍奢。楚平王,名居,春秋时楚国君主,前528—前516在位。
费无忌,楚国大夫。伍奢,楚平王时作太子太傅。
费无忌造谣说太子不好,平王杀了伍奢。,奢子员亡〔奢子员(yún)亡〕伍奢的儿子伍员逃走。
楚平王杀伍奢之前,恐怕他的儿子伍尚、伍员报仇,叫伍奢写信把两个儿子都叫回京城,假说儿子回京就赦免伍奢的罪。伍尚兄弟料到此信不足信,商量之后,伍尚回京,伍员逃走。
结果伍尚和伍奢一起被害。伍员逃往吴国。
将奔吴。至江上,欲渡无舟,而楚人购员甚急〔购员甚急〕悬赏捉拿伍员很紧急。
自恐不脱〔不脱〕逃不脱。
见丈人,得渡,因解所佩剑以与丈人〔因〕于是。,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献〕奉送。
”丈人不受,曰:“楚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得伍员者爵执(guī)〕捉到伍员的人,封以执的爵位。
执,楚国最高的爵位。,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手中所持的一种玉器。
金千镒〔金千镒(yì)〕(赏给)一千镒金子。镒,重量单位,等于二十四两。
吾尚〔尚〕尚且,还。不取,何用剑为①〔何用剑为〕干什么要这把剑呢?为,表疑问语气的助词。
”不受而别。莫知其谁〔莫知其谁〕莫知其为谁,不知道他是谁。
员至吴,为相〔员至吴,为相〕伍员到吴国后作了国相。
意思是作了大官。,求〔求〕访求,寻觅。
丈人,不能得,每食辄祭之〔每食辄祭之〕每逢吃饭就祭他。辄,就。
曰:“名可得闻而不可得见,其唯江上丈人乎〔其唯江上丈人乎〕怕是只有江上丈人吧?其,表示推测语气的助词。?” 韩康 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京兆霸陵〕长安东面的一个县,属京兆尹管辖。
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口不二价〕卖商品不说谎,不还价。
者三十余年。时〔时〕那时。
有女子买药于康,怒康守价〔怒康守价〕不满韩康坚持所定价格。,乃曰:“公〔公〕你。
敬称。是韩伯休邪,乃〔乃〕竟然。
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我欲避名〕我想不让人知道姓名。,今区区〔区区〕小小的,一般的。
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何用药为〕还卖什么药呢”遂遁〔遁〕逃走。入霸陵山中。
公车〔公车〕传(zhuàn)车,驿站公用的车。汉朝应朝廷征聘的人由公家用车转送。
连征不至。桓帝〔桓帝〕东汉桓帝刘志,公元147—167在位。
时,乃备玄安车〔玄(xūn)安车〕带着礼品,驾着安车。玄,黑色;,浅绛色:都指丝织品。
安车,一种小车,可以安坐,是优待老年人的车。以聘之。
使者奉诏造康〔奉诏造康〕奉皇帝的命令到韩康那里去。,康不得已,乃佯〔佯(yáng)〕假装。
许诺。辞〔辞〕谢绝。
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①〔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自己坐着柴车冒着清晨的寒气先出发了。柴车,粗劣的车。
至亭〔亭〕秦汉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亭是最低的地方行政单位。,亭长以韩征君当过〔韩征君当过〕韩康要从这里经过。
征君,被皇帝征召的人士。,方发人牛修道桥〔方发人牛修道桥〕正在征调人和牛修理道路和桥梁。
及见康柴车幅巾〔柴车幅巾〕乘坐柴车,只(用绢一幅)束头,不戴冠。,以为田叟〔田叟(sǒu)〕种田的老头儿。
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释驾〕卸下牛。释,解下。
驾,驾车的牲口。与之。
有顷〔有顷〕过了一会儿。,使者至,夺牛翁〔夺牛翁〕被夺去驾牛车的老人。
这里句子有省略。乃征君也。
使者欲奏杀亭长〔奏杀亭长〕呈报朝廷杀掉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此自老子与之〕这本来是我给他的。
自,这里是本来的意思。老子,我老头子,韩康自称。
亭长何罪?”乃止。康因中路逃遁〔康因中路逃遁〕韩康借机会半路逃走。
以寿终〔以寿终〕平平安安地直到老死。
****** 高士,一般指封建社会里品格高尚的隐士,他们对现实采取超然态度,“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注意保持自己的节操,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这两篇高士传的写法略有不同:《江上丈人》只写传主搭救伍员而不受报一事,其余一概从略,跟“人物剪影”相仿。《韩康》先写传主卖药不二价,名播长安,后写逃避朝廷征召事,至篇末还特地用“以寿终”三字交代了传主的结局,这就跟史传相同了。
因此后来范晔写《后汉书?逸民传》,写到韩康时,就基本上照录了这一篇。这说明这种传记的写法是不拘一格的。
写这种传记,旨在表彰人物的高尚品质,激发读者励志向上,因此选材极严,例如写韩康逃征召中夹入亭长夺车及韩康反为亭长开脱的细节,就令人信服地显示了韩康的宽容大度和与人为善。又如写江上丈人,就突出了他辞剑时说的那句话,生动地表现了他的高风亮节。
6. 只道烧金有刘向,不知卖药是韩康. 日长坐觉非尘世,庭桧花开蜂蜜香寓天庆观,有林使君,年八十七方,烧丹云一桼米大可化汞一斤为黄金,梅道人年八十五,善医
寓天庆观,有林使君,年八十七方,烧丹云一桼米大可化汞一斤为黄金,梅道人年八十五,善医
世路崎岖久已忘,道腴禅悦度年光。
故携开士降龙钵,来寄高人梦蝶床。
只道烧金有刘向,不知卖药是韩康。
日长坐觉非尘世,庭桧花开蜂蜜香。
陆游的诗
大意是一个叫林使君的人是炼丹的,八十七岁,炼丹时说,可以用一桼米大的丹药(可能是这个意思吧)把汞一斤变化为黄金。梅道人,八十五岁,长于医道。
诗文很直白不翻译了。
黄庭,亦名规中、庐间,一指下丹田。
因其黄色为土,正为结丹之土地。而且黄色又处人身之正中,犹如“田”字之中心。
书名,即《黄庭经》
道教经典。约出于中国魏晋之际,道教传说此经乃上界仙真降授南岳魏夫人。经文分《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及《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两书内容大致相同,皆以七言韵文体写成。
其用意可能是炼丹之术与医生养生之道的对比
桼,做漆,关于解释就找到个桼米忌烧酒,同食则心刺痛的食物相克的解释,从字面上看应该是一种粮食
7. “韩康药”一词的来历韩康药参见人事部·雅逸“卖药”。北周庾信《和张待中述怀》:“时占季主龟,乍贩韩康药。”
卖药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一:“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季。时有女子买药于康,怒康守价,乃曰:‘公是韩伯休邪,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遂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征不至。”O咏隐士。唐皇甫冉《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卖药何为者,逃名市井居。”另参见九流部·医药“韩康药”、人物部·其他“韩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