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昼夜居然达7000里,古代烽火报警的速度究竟有多快?

只要天气情况良好,烽火传递情报的速度只和守关人员点火的速度有关,两个关卡之间传播的速度就是光速,一天传播数千里完全不是问题。

按照现存的古长城测量,两座烽火台之间的距离大约在3~5公里之间,烽火台之间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有关人员看到上一座烽火台的烽火之后,大约有2分钟时间的操作就可以点燃烽火,传播7000里地就需要700座左右烽火台,大约耗时1400分钟,一天二十四小时1440分钟,时间完全足够。

烽火台在操作的时候有严格的规定,白天的时候就点燃狼烟,一条烟柱直冲云霄,5公里以外就看得非常清晰,晚上的时候则点燃火火堆,同样可以起到快速传播信号的目的。为烽火台使用的燃料是狼粪等,所以这样的烟火也被叫做狼烟,可以让远离边关的中央王朝快速掌握边境动向。

唐诗中有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一句,说的就是中央王朝在收到边关烽火急报之后,快速的派出兵马支援,可见烽火狼烟传播速度之快。不过一天7000里这也只是理论上的速度,烽火的传播受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太大,如果外部天气能见度太低,传播速度就会大大受到影响,不过也要比边境的800里加急快很多。

实际上中央派出军队并没有这么迅速,收到烽火吉报之后会进行准备,但是实际上派出军队和统兵将领则要在收到具体的奏报之后才能进行,不会盲目的派兵出击。烽火台更多的是应用于边境地区,前锋和大营之间的沟通交流,军队调动速度更快,能够及时布防,传递到中央王朝,只是为了提前警戒,因为烽火狼烟传递信息的能力实在太小,除非早已约定好为某件事件点燃烽火,否则烽火能够表达的含义实在是太过有限,这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仍然是非常先进的传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