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皇上死了要叫驾崩
中国古代称皇帝或皇太后的死亡为“驾崩”。为什么古代的皇帝去世就要说驾崩呢?
首先是因当时皇帝是称之为万人之上,是由万民拥戴,他有权力驾驭和支配臣民来维护江山和平稳定的领导,成为一种驾之势的权力,也是属于一种精神支柱,当他死后已经不能行使权力,精神支柱也没有了,就形容江山少了支柱会崩塌的意思。
其次就是为了显示高贵。《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为了凸显皇帝的尊贵,才使用了这样的专用词汇,也是古代礼乐制度的一个体现,这样的好处就是为了显示皇家的尊贵。
在古代主要针对地位高的人士所用,一般是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新唐书·百官志》:“凡丧,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称“薨”。
古代关于皇帝特有的尊贵的称谓有“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他人不能用,用了就有僭越之嫌疑,可能就有杀头的重罪。
最后就是皇帝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个产物,这个也是维持统治的一个特有的现象,到了近代以后,皇帝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实行了近代的民主政治体制,这是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