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葆的个人资料

基本信息

李存葆,男,1996年2月1946日出生于山东五莲。汉族,* * *党员,1986 * * *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他于1964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新闻干事、* *文工团团长、* *政治部车间主任、* *艺术学院副院长、少将、专业作家、一级文学创作。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全国委员会委员,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1986年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团长率团访问日本,享受特殊津贴。是中篇小说《山下的花环》的作者。

轮廓

李存葆[1],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1986毕业于* * *艺术学院文学系。他于1964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新闻干事、* *文工团团长、* *政治部车间主任、* *艺术学院副院长、少将、专业作家、一级文学创作。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全国委员会委员,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1986年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团长率团访问日本,享受特殊津贴。

是中篇小说《山下的花环》的作者。

李存配陈玉先画作(8张)

长篇报告文学《王者之魂》,散文《云自舒,风自狂》等等。

李存葆的小说已被翻译成英语、美国语、法语、日语和俄语出版。中篇小说《山下的花环》、《山中的十九座坟墓》分别获得第二、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篇报告文学《王的灵魂》、《沂蒙九章》(与王光明合作)分别获得《中国潮》和全国报告文学文学奖,散文《我说捕虎人》获得首届汉宇杯一等奖和八一全军新作一等奖。电影文学剧本《山下的花环》获第五届全国电影节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百年老宅》(均已拍摄上映)获全国优秀编剧奖。《大江梦》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随笔奖。

李存配有陈玉先的画(19)。

1983中国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揭晓,济南陆军先锋歌舞团创作者李存葆以绝对优势当选。然后,荣誉和桂冠接踵而至。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第六届全国青联委员,山东省第六届人大代表,山东文学首席顾问,《中学生作文》、《中国报》等七家全国性报纸顾问。1986年夏天,我去美国参加第三届中美作家对话会...

李存葆(1946-)作家兼诗人。一流的文学创作。现任中国人民艺术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我用的笔名是茅山。山东五莲人。

1964 438+0-1969.09,* * *驻军十九师五十团五连的战士。

1969.09-1970.10,* * *驻军19师50团5排长。

李存葆

1970.10-1978.09,政治部宣传队创建人。

1978.09-1985.05,政治部歌舞团主任。

1985.05-1986.10,政治部歌舞团作曲。

1984.09-1986.07,就读于* * *艺术学院。

1986.10-1992.01,* * *政治部工作间创建人。

1992.05438+0-1996.08,* * *政治部创意办主任。

1996.08-1996.12艺术学院副院长。

1996.12-2006,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 * *艺术学院副院长(1997.07获少将军衔)。

2006年6月,最近在第七届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作协第七届副主席。

李存葆

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新时期以来,发表文学作品二百多万字,多次获得国家和军队文艺奖。散文《火中凤凰》改编成同名舞剧,获中国人民* * *一等奖,1979建国三十周年。报告文学《门无所得》1980获* * *文学创作一等奖。《山下的花环》和《山中的十九座坟墓》分别获得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合作改编电影文学剧本《山下的花环》获得1985第五届中国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1.《山下的花环》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五届全国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2.《山中十九座坟》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3.《王者之魂》获中国潮流与报告文学文学奖。

李存葆

4.《沂蒙九章》(与王光明合作)获全国报告文学文学奖。

5.《门内无物》获总政治部颁发的《对越自卫》征文一等奖。

6.《沂蒙九章》(合著)获全国优秀报道文学奖。

7.《我为捕虎人说》获首届汉宇杯一等奖,全军八一新作品奖一等奖。

8.《鲸伤》获得第六届十月文学奖。

9.《大江之梦》获第二届汉宇杯一等奖。

10.《百年老宅》(均已拍摄上映)获全国优秀剧本奖。

11.《大江梦》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随笔奖。

12.《火凤凰》(合著)获文化部1979国庆文艺汇演一等奖。

1946二月19(农历正月十八),李存葆出生在巨北县淮河区东淮村(今五莲县王虎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李存葆

当你五岁,进入这个村子的小学,你充满童心,难免会调皮。但他百练不厌,写不好一个字也不会漏掉。结果我居然从小就练就了一手“好字”。后来他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利用他的长处,让他当了报社记者。1959年7月,年仅11岁的存宝考上了关帅中学。此时的保保已不满足于单纯练字,而是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经常将课外阅读中学到的书写技巧和词汇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因此,他出色的语文成绩常常令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他编的黑板报,词汇丰富,文风生动,经常受到老师同学的称赞。

李存葆的三年初中生活正赶上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初中毕业后,家里无力再供他上高中,14的李存葆只好上学种地。他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锄地、割麦、晒瓜、推车、挑担、打石头,什么都干。在温饱难求的情况下,对于年少好学的宝宝来说,当然是很多遗憾。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弥补他的遗憾,那就是练体力,找书看,听老农讲故事...

出生在战争年代,成长在新旧交替时期的李存葆,在贫乏的食物和生活知识的双重营养下,在与老乡们的困难斗争中度过了童年。他过早地涉足社会,熟悉生活,尽可能早地在政治上、思想上成熟起来,为他后来的创作储存了第一个素材仓库。

李存葆参军后,当过兵、班长、排长。除了忙着训练,他还想“舞墨”。先是悄悄在小本子上写诗,然后公然向战友请教,又“故技重施”,大胆地把自己的诗“发表”在营里的黑板报上。在战友的鼓励下,他把自己的诗寄给报社,以满足自己的“运气”,居然被报社采纳并发表。随着大量诗歌、歌词,甚至散文、小说的陆续问世,他也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先调到团里当新闻干事,1970调到济南军(前卫歌舞团前身)政治部宣传队当创作员,正式走上创作道路。

在此期间,他写了近千首诗歌、歌词、小说、散文和大中型戏剧。虽然他的大部分作品被出版或上演,其中一些作品还获得了奖项,但他并没有取得特别的成就。他不满足于平庸的生活,他期待着突破。1979初春的一天,他和几个济南军的主创奉命去云南前线采访。同年8月,他再次到广西前线部队深入生活。这使他的灵魂经受了一场战争的洗礼。自卫反击战中涌现出的英雄,他们史诗般的业绩感染着他,震撼着他,鼓励着他大胆而真实地书写英雄,书写他的人格,书写他的心路历程。在湿漉漉的猫耳洞里,在丛林里的帐篷里,在跳动的烛光下,他含泪写下了一首活生生的《这一首》。

李存葆说:“散文讲究神、韵、趣、味。气可以是汹涌的瀑布,也可以是平湖平静的波浪,永远适合于义而不恶;韵可以是晨钟鼓声或蝉鸣虫鸣,总是优雅而不低俗;好玩的可以是和宋武一起打虎,也可以是在云端看月亮,高总比低合适;口味可以是熊掌鲍鱼,也可以是黄瓜土豆。它应该永远是诚实的,而不是单薄的。散文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把没有呼吸和感觉的汉字小方块排列成更大的方块,拨弄得生动、懂事、合理,魂牵梦绕,真不容易……”

2000年《十月》杂志第一期发表了李存葆的长文《沂蒙之劫》,从人性的角度对这一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给了新世纪的文坛一个惊喜。从李存葆的一系列伟大的文化散文中,我们感受到作家的大气和深刻的忧患意识,他是一个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关心民族命运、人类未来和宇宙前景的作家。黑格尔说:“艺术的使命是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找到合适的艺术表达方式。”正是为了这个伟大的初衷,李存葆把自己所有的感情、所有的苦乐、所有的哲学思考都融进了创作中。

他的文化散文系列还在继续。发表在《十月》杂志第三期上的长文《告别逝去的岁月》,以《西厢记》中盈盈与张生的爱情为线索,对李存“爱情永远是人类不变的读物”这一“陈词滥调”进行了深度解剖,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孕育美好爱情的民族文化中的“人性之根”,让读者享受到新的艺术,从全国很多地方都与公庙有关的现象中,李存葆触发了他下一个创作目标...

有各种各样的作家,有的是学习型的,有的是隐士型的;有些作家是“小号手型”的李存。他们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用自己的号角演奏着时代的变奏曲。这样的作家是最敏感的,他们的眼睛是多面的。男性

李存葆

李存葆

我们的脉搏与时代紧密相连!李存葆无疑是一位小号手式的作家。他用敏锐的心真诚地捕捉这千变万化的瞬间,然后写下来,变成一部深刻的作品。这一切都源于作家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和高度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

有一次,他在青岛采访部队和渔村时,听说“鲸鱼”曾经出没,现在已经很少了。后来在电视上看到鲸鱼集体自杀的画面后,心中升起一种担忧,那就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生态平衡。在这种意识下,他写下了一万八千字的《鲸伤》。这篇文章发表后,国内12家文学期刊竞相转载,后来还获得了首届孔子杯征文比赛的冠军。黄河断流,作家为之动容。他无法摆脱黄河在马奔腾翻腾、雄伟、苍凉的巨幅画面,但现在它将消失在茫茫云海之间...作家的心再也静不下来了。他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以超越历史、超越时代、超越未来的独特视角,冷静审视黄河,创作了一部一万五千字的大江之梦,一个哲人的深情书写。一部又一部作品的获奖,为他的文学殿堂增添了不少光彩。在这份荣耀里,他只有淡淡的夕阳般的尊严,因为生活的积累冲淡了成功的喜悦。李的散文创作是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思考的。在他的文化散文中,他不仅在解释历史事件和人物方面有着全新的视角和精辟的见解,而且有意以史为鉴,进行历史反思,对道德尊严和人类理想发出强烈的呼唤。其大气磅礴、激越激越,开辟了现代散文的新境界。

虽然李存葆是一个著名的作家,但他很谦虚。即使在晚辈面前,他也从不指指点点,而是用自己的写作感受和经历来说话。与他交谈时,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现代文学,无论是哲学还是佛学,他思维敏捷,口若悬河,时而背诵名家名句,时而引经据典。面对他的博学,我不禁肃然起敬,而作家却开玩笑说他只有初中文化。

李存葆

体现在他们身上会更深,深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姿态。李存葆丰富的生活经历孕育了他深沉的气质。

李存葆

从65438年到0946年,李存葆出生在山东省五莲县的一个村庄。齐鲁的传统文化氛围给了他文学的灵气,淳朴的乡风给了他正直善良。1964年参军,来到青岛警备区某部。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钢笔结下了不解之缘。1970调入济南军政治部宣传部车间。期间多次到边防部队体验生活,后又到* * *艺术院深造,后担任* * *艺术院副院长...他步履稳健,“文如其人”,他的作品因他的大度、正直、豪放、热情而瑰丽。

“胸中有得失,腹中有诗书。”作者心胸开阔,真诚,从不故作矜持。虽然名声“显赫”,但他从不炫耀。他拒绝一切平庸和诱惑,也经常拒绝一些媒体的采访。工作之余,他在静静地阅读中外名著。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欣赏字画和奇石。他是一个一直坚持“写作是通向孤独之路”这一原则的人。他表面上隐居,实则有着中国文人惯有的清高之心,这种儒雅的人文品格,是物欲横流大潮中逆水行舟的孤帆。

《山下的花环》获得成功后,李存葆先后担任了冀南军车间主任、* * *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但是,他从来没有放下笔去做官。除了繁忙的公务,他还坚持写作,不断创作出杰作。1985年,他的中篇小说《山中十九座坟》出版,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他或他与他人合作的中长篇报告文学《王者之魂》、《沂蒙九章》、《沂蒙劫难》、《丹青十字架》、《祖怀》等作品在全国性报刊或出版社发表,受到广泛好评。尤其是《大江之梦》出版后,在文艺界引起巨大反响。《文怡报》、《齐鲁晚报》等五家报纸发表了整版评论,许多著名文学评论家充分肯定了他伟大的散文创作。

一个人只有站在时代的巅峰,他的声音才能撼天,他的作品才能永存![2-3]

& lt山下的花环>让亿万人落泪。

李存葆不满足于他的成就。他认为出版的作品远远没有反映出那些生活资料中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全面深刻反映自卫反击战全貌的创作冲动越来越强烈。他多次与军内外年轻同事口头谈及打造“山下花环”(以下简称“花环”)的构想和具体结构,得到同事们的一致赞同。1982年4月,他到北京参加军事文学创作座谈会,听了军委有关领导的讲话,听了同事们的讨论,对如何反映军队内部矛盾有很大启发。由于《花环》中的人物在保保的记忆中存活了很长时间,情节历历在目,他没有把结构留在纸上,而是列出了一个人物名单,成为一部出其不意、产生强烈轰动的中篇小说《山下的花环》。

《加兰》首先触及了当代文学批评的领军人物穆峰先生。在一个星期六的晚上一口气看完《加兰》的手稿后,他认定:“这真是一部好作品,一部充满崇高革命情怀,能够提高和净化人们思想境界的作品,一部真正挖掘和再现了我们英雄战士所赋予的瑰丽而珍贵的精神品质的作品……”冯老眼光独到,《花环》确实轰动一时。这部小说被重新出版,搬上了银幕,银幕和许多戏剧的舞台。小说《加兰》在全军全国获奖并被翻译出版。参演编剧电影《花环》,获第五届电影“金鸡奖”编剧奖,并在美国、日本、意大利、香港、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上映...

读者、观众和专家普遍认为,《加兰》的成功在于作品突出的真实性等因素,而真实性的具体体现在于他正视并大胆揭示了军旅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为军事文学的创作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