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城市将会是怎样的?

人类在发展,城市的规模一直在发展。人们工作在摩天大楼里,坐地铁穿行于城市中,这些在几百年前,人类都未曾想到的。那么几百年后,城市会不会更高级,更立体呢??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便试图寻找一种理想城市的模式,他在自己的著作《建筑十书》中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样板,从而拉开了人类规划未来城市模式的序幕。

20世纪初,一些思想活跃的建筑界人士,例如未来主义建筑师们,试图探索适应新型社会变革和生活方式的城市模式,提出了一些充满想象力的探索方案。

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受丹下健三影响而形成的“新陈代谢派”建筑师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和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而是像生物一样有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位于日本东京的中银胶囊大楼

另一个同样极度崇拜先进技术的建筑师小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被称为“建筑电讯小组”。他们宣称试图找到一种具有主动精神的建筑,这种建筑将会具有敏锐的反应力和对某些事物尽可能作出响应的能力。小组中的库克设计的“插入城市”和赫伦设计的“行走城市”等都很有创意。

到了当代,荷兰MVRDV建筑师事务所更提出了“立方千米”的理念,他们认为,今天的城市规模已经扩得很大,因此城市不仅要在两维的平面上扩展,还要增加竖向维度,高空也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建立一个拥有更多公***层次的三维城市,以扩展城市的容量来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更趋复杂的城市生活以及随之而来的城市空间短缺的矛盾。

一个现成的案例——香港的城市建设也许能让我们看到未来立体城市的一些雏形。

香港拥有700多万人口,却只有1000多平方千米的面积,真可谓人多地少。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在香港,形成了在竖向维度上多层次的联系,密集的高楼毗邻而建,高楼之间有联系的廊道,直接通往不同的交通枢纽,再加上沿山地的高程变化,形成了许多层叠贯通的联系系统。完善的地下铁路系统穿过维多利亚港,连接各个区域。高效的运作缓解了地面交通的压力,也拓展了城市的活动空间。

现代城市中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