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荷包的教程

绣荷包的教程如下:

1.将布对折,在布的两边画两个弧形线,用剪刀沿线把线外面的布剪掉。

2.把周围缝起来,留一边不用缝。

3.缝好后,将上面的地方对折一部分下来,把它翻到正面。

4.在荷包边缘靠内一点,用线缝一圈,缝好后在两边各用剪刀剪两个小口子,小口子能穿过两根抽绳即可。

5.准备两根抽绳,从两边的小口子将抽绳穿进去,每根绳子从一边穿入,再从另一边的小口子穿出,穿好后如图。

6.在下方用线再缝一圈,第二次缝线应能使抽绳容纳在两次缝线之间。

7.缝好后,拉两边的抽绳,一个可松紧开口的抽绳荷包香囊就做好。

资料扩展:

香包又叫容臭、香袋、香囊、香缨、佩帏,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它是古代中国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香包最早称容臭,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在明朝仍有容臭的称呼。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一说香包可以避邪,端午节时多会配挂香包。

香包(sachet),古代称“香囊”,亦称“佩帷”、“容臭”、“香袋儿”、“荷包”,庆阳俗称“绌绌”或“耍活”。

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以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和观赏品玩用。

香包在《诗经》的一些篇章里已有描述,说明早在约3000年前就有了香包。《礼记》云:“五采谓之绣。”香包用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线刺绣而成,色彩绚丽,

自然有装饰衣着、把玩欣赏之审美功用,又因填有特殊的中药材,兼有驱邪擗欹、除菌爽神功效。《礼记·类则》载,未成年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须佩戴香包,说明香包还有礼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