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灯丛话名词解释

三灯丛话名词解释如下:

“三灯丛话”是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馀话》和邵景詹《觅灯因话》三部传奇小说的合称,它们上承唐人传奇,下启《聊斋志异》,在传奇小说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明代文人压抑许久的内心一下子就迸发了出来,在传奇小说的内容上也表现出了和唐代不同的特点,朝代更迭使得大量反映战争苦民的伤痛作品出现。

一、《剪灯新话》

作者瞿佑(1341——1427),字宗吉,钱塘(或山阴)人。明初,《剪灯新话》轰动文坛。此书***4卷20篇,另有附录一篇。内容多为元末天下大乱时的一些故事,具有幽冥离奇的色彩。有些甚至荒诞怪异的。书中约占一半的爱情故事,散发出一些市民气息,有对礼教的蔑视以及对自主婚姻的追求。

二、《剪灯馀话》

作者李昌祺(1376——1453),名祯,庐陵人。作品内容与《剪灯新话》相似,并无新意。瞿佑的《剪灯新话》和李昌祺的《剪灯馀话》是明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在文体上,其显著特点是议论减少,叙述已是完全浅近的文言。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为拟话本提供了大量素材。

三、《觅灯因话》

作者邵景詹,生平不详。《觅灯因话》万历年间问世,虽仿效《新话》,但文思才情均不及前二种。三书后人合称为“三灯丛话”,简称“三灯”。

四、三灯丛话异同处

1、异处:《连灯记》是描写爱情的昆曲剧目,而《缀白裘》全编收有当时流行的昆曲、乱弹的折子戏,另一部则为京剧传统剧目《审头刺汤》。

2、同处:这三部作品均为中国传统戏剧的经典剧目,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