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为什么能把司马懿吓走?

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深得读者的喜爱,尤其是里面关于大神诸葛亮的故事,但是历史中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吗?而他的那一招空城计,真的是把老谋神算的司马懿直接下退兵?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叫司马懿退兵。”

估计当时其他人内心肯定都是这么想的:"虽然诸葛亮很牛,有着常人所不及的才智,但这次明显就是在吹牛皮,毕竟司马懿手下的士兵太多了,与之作战绝对是以卵击石。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早就看出了诸葛亮的空城计。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必然能识破他的空城计,但他依然选择了这么做,并且算到司马懿会退兵。所以,空城计是司马懿与诸葛亮二人演的一出"双簧",其他人则被蒙在鼓里。

司马懿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自己之所以能手握军权,主要因为有诸葛亮对魏国有很大的威胁。若他真的把诸葛亮干掉,用不了多久,自己的军权就会被魏国皇帝收回,甚至家族性命都相当堪忧。所以,司马懿之所以退兵,并不是未能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更不是被诸葛亮吓得不行,而是他为了继续掌控魏国的军权,那罗贯中为什么这样写,应该也是在另一个方面突出了诸葛亮的聪明之处吧。

事实上,诸葛亮并没有摆过空城计,“诸葛亮摆空城计”这件事是罗贯中的艺术创作,街亭之役,魏方主帅是张郃,而非司马懿,孔明根本无法以“空城计”吓退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司马懿。

《三国志·蜀·诸葛亮传》:“(后主建兴)六年春,(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严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从这段权威性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1)街亭之战时,蜀军主帅是诸葛亮,魏军主帅则是张郃。(2)诸葛亮只是“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并未搞过什么“空城计”。

魏军主帅是张郃,那司马懿在哪里?《资治通鉴》卷七十一上言之甚详:“(就在街亭之战爆发的)太和二年春,正月,司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斩孟达。申仪久在魏兴,擅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执之,归于洛阳。”原来,当诸葛亮率众与张郃拒战于街亭之时,司马懿远在数千里以外的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