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流派不包括
人格流派不包括:认知失调
人格流派主要是指:
(1)精神分析流派
认为潜意识是人类行为的主宰,研究人格必须探索人格外在表现背后的东西,强调个人的童年经历对于人格形成的影响,同时这个流派也最先提出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人格内在结构包括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中较为原始的部分,与满足生理需要相关,循行“享乐原则”;“超我”是人格中道德和理想的部分,关注行为是否合乎社会规范,当我们的行为偏离社会规范的时候,它会引发罪恶感;“自我”在人格中扮演决策和协调的角色,既要满足本我需要,又要衡量社会可以接纳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时机,遵行?“现实原则”。
(2)特质流派
致力于研究一个人的人格到底包括哪些特质?他们认为不同的人格特质都是一个连续体,如内向、外向不是两种类型,而是一个连续的“内外向”的特质,每个人都在这个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偏向内向,或者外向,或者比较平衡。这种从人格的词汇学假设出发的研究方法,是实证性研究的典范,也是目前研究人格结构最客观、最可靠的方法。
(3)人本主义流派
认为人格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他们不同意精神分析所强调的生物本能和无意识驱力作用,而是相信人的善良本性,强调自我调节,自我实现对人格完善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们也反对机械的学习理论,强调人的主观意识,即你对这个事情的解释和建构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所以人本主义特别强调自我的选择性,主张人格的可塑性。
(4)认知行为流派
行为学派认为人格的核心就是各种习得行为模式的集合,而习惯是经过长时间的条件反射、强化、社会观察习得的。因此行为主义学者更注重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他们用已有学习经验来代替“特质”的说法。后来的社会认知流派则强调了认知因素,认为一个人的期望、对价值的强化以及心理情境影响了人格的形成。认知行为主义也注重早期经验,但是更看重关键情境对人格产生的长期效应。
(5)生物学流派
通常用遗传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