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狱男主角米勒的介绍

全名:温特沃什·厄尔·米勒三世WentworthEarlMiller

昵称:Stinky(因为他在大学合唱团牙尖嘴利)

身高:6' 1/2"(1.84——1.85米左右)

出生日期:1972年6月2日

出生地:英国牛津郡

星座:双子座

国籍:美国

地域:欧美

职业:演员

主演电影:《绝密飞行》(配音)Stealth (2005)、《人性污点》The Human Stain (2003)、《黑夜传说》Underworld (2003) 等。

家庭:父亲-Wentworth Earl Miller II 、母亲-Joy 、两个小妹妹

温特沃什·米勒的父亲有美国黑人、牙买加、英国、犹太人血统,母亲则有法国、荷兰、叙利亚、黎巴嫩血统。复杂的血统注定他将成为一个特殊的混合体,比如,他的左眼是淡褐色,右眼则是淡绿色。这些特征为他近乎完美的外表,注入许多不可预测的神秘。

温特沃什·米勒说,自己迄今为止做过两个相当重要的决定:第一,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以后,没有选择华尔街的精英世界,转身投入了好莱坞的花花宇宙;第二,在好莱坞混了10年未果的情况下,没有放弃仍要坚持。

苦熬10年终成名

问:在过去跑龙套的10年里,你过得如何?

米勒:这10年里我有很多难忘的瞬间——钱包里没钱、夏天在没空调的房间里工作、打杂时被人蔑视……太多了。

问:你喜欢用“一夜成名”形容自己吗?

米勒:我这“一夜”可能长了点——10年。500次试镜,无数个“你不行”,我已经习惯了。10年来我就是这么过的,我自己很清楚。我清楚那种失败的滋味,那种被人拒之门外的滋味。

天生“不信命”

问:你从普林斯顿毕业时,为什么想去好莱坞?

米勒:当时我所有的朋友都希望能去法学院或者华尔街工作。所以他们觉得我疯了,父母也为我担忧。他们想不通一个堂堂普林斯顿的毕业生,为什么要去好莱坞跑龙套?其实我只是要闯闯,不想跟别人一样。

问:在漫长的龙套岁月里,你为什么不放弃?

米勒:如果放弃,我就等不到《越狱》,也不会有人认识我。我知道我注定要走一条跟别人不同的路,而我喜欢这样的路。

仍是单身汉

问:大家都不敢相信一个事实,你穿上狱服竟然还很帅?

米勒:现在很多人在街上碰到我,都很疯狂。他们冲向我的时候,我的脸可能还是紧绷的,脑子也是空白的。

问:你和迈克(《越狱》主人公)真的很像,都有一种独有的韧性——只要不死,一切都有希望。

米勒:过奖了。迈克不是个超人,但仍很完美:冷静、睿智、勇敢、极富想象力,还挺性感……而我呢,没有他那么多优点,也不怎么性感。而且,我远不如迈克坚强、敏锐。我是个很懒的人。

问:你还是单身?

米勒:我工作排得很满,没有时间约会。上次恋爱也过去很久了,只留下了点回忆,还有残留的热情。其实就算什么都没有,我至少还敢去做梦。现在很多人都不敢拥有梦想,因为他们受不了梦想落空的打击。

和谐又统一地融合了危险和安全、暴力与温柔、邪魅和儒雅、暴徒和学者、冷静和疯狂的各种气质,一部《越狱》让Wentworth Miller从龙套怪圈中脱狱而出,成为2005年最耀眼的电视明星。虽然曾经因为血统问题被初恋女友抛弃,曾经因为一副漫画被全世界人误解,闯荡好莱坞却曾经经历了488次失败的面试,他终于没有放弃寻找自己。Wentworth,实在有着太多的故事要说……

第一次见到Wenworth是在一部叫做《鬼语者Ghost Whisper》的电视剧里,他扮演一个在越战中去世的美国士兵鬼魂,千里迢迢回来见儿子最后一面。这部电视剧里他全部的戏就在于那双让人痛彻心扉的眼睛,流露出的是怎样的一种眼神!迷惘、痛苦、悲哀到最后幸福满足,饱含的泪水湿润了每一个观众。自此,我对他充满了好奇,为什么他演技这么好,而我们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他?随着电视剧《越狱》的开播,我们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愤世嫉俗的青年时期

Wentworth的父母在美国耶鲁大学求学时相遇相爱。1972年6月2日,我们的主人公Wentworth Earl Miller III 在英国牛津郡哇哇落地。祖母给小Wentworth起了现在的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来源于简·奥斯丁的著名小说人物“Captain Wentworth”。实际上Wentworth是姓,所以Wentworth名字由两个姓组成。 Wentworth的意思是:“Went”=英国诺森伯兰郡的一条河流,“worth”=此地。

天生一双迷人绿色眼睛的小miller在牛津郡渡过了自己的童年,当时他父亲得到了罗氏奖学金,在牛津继续研读法律。当他父亲完成学业后,全家搬回纽约。Wentworth回忆自己从小被灌输一种理念。如果你想从事一份工作,那么就要坚持到底,绝对不能半途而废。父亲每天在他出门上学之前都会对他说一个词‘积累’,“每一次测验,每一次问答老师提问,每一次和老师的谈话,都会影响到最后的成绩,并且将对你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益。所有你察觉不到的细微之处,将是你获得巨大成功的奠基。”

就是这种人生态度和他的首次登台经验,冥冥中似乎决定了他未来的职业方向,成为一个演员。而他父亲更是在不知不觉中更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Miller回忆:“我的第一次演出是在幼儿园。我们打算演一出恐龙的童话剧,我扮演暴龙。那时我们都需要自己制作演出服装,大部分小孩都用各种颜色的纸做成恐龙头套戴在头上,而我父亲却异想天开地用了别的材料制作了一个巨大的暴龙头。演出那天,当我戴着那个东西走到舞台上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场面非常轰动。”在他的整个求学阶段,只要父母允许,他就参加各种各样的舞台演出。

当他入学布鲁克林的密德伍德高中时,生平第一次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6年级时,Wentworth决定在一次家庭作业中描述自己的家族历史。他女朋友当时并不知道Wentworth是个混血儿(美籍非洲、牙买加、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叙利亚和黎巴嫩),当她得知后竟然对Wentworth说:“滚回你的种植园去吧,黑鬼!”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他因为家族血统而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随后他们搬到了Sewickley,Wentworth入学夸克谷中学。从夸克谷高中毕业后,Wentworth进了普林斯顿大学,他自己这个说:“我在一个传统教育至上的环境中成长,所有人都认为我应该沿着大学——工作——事业这样一条他们认为非常合理的人生路线前进。”

Wentworth在入学报到之前特别担心他的同学和室友会不接受他。他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自己的血统?难道每当他遇到一个新朋友都必须向他们挨个解释一切吗?此时他的父母给了他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你就在自己的宿舍里摆满我们的全家福,这样当你的朋友来宿舍找你时看见这些照片就会立刻明白一切,你根本不必特意去解释。

事实上,Wentworth因为曾经受到歧视和伤害导致了他一度非常偏激,并对自己的出生非常不认同。伴随着他这种不好的状态的是坏名声和绰号“臭小子(Stinky)”,从密德伍德一直到普林斯顿。“我曾经做人态度非常恶劣,不过我现在是一个乖孩子了,”Wentworth回忆说。这种不好的态度让他在1994年普林斯顿求学期间惹上了不小的麻烦。随后在出演《人性污点》获得成功后再次被人揭露,以下是著名杂志《纽约客》的报道: “他在普林斯顿日报上发表过一张漫画,讽刺当时的Cornel West教授,这位美籍非洲血统的黑人教授那时被哈佛大学挖走了。这张漫画描绘了一个白人学生在想象West教授的第一堂课,教授说:‘今天的课我最有资格来讲,题目是节奏感——为什么你们没有一个人拥有,你们应该如何来掌握节奏。’这幅漫画还形容West教师是‘新买的奴隶(newly purchased)’,这是一个学生对一个教授的评价。”

其实Wentworth只是出言不慎,结果却被广大读者误解为恶意的种族歧视。不了解Wentworth背景的人都认为这篇漫画是嘲讽黑人教授是哈佛新买进的奴隶。这事后来闹得很大,有很多人写信抗议,最后还上了《时代》周刊,Wentworth成了轰动一时的争议性人物。整个事件中Went始终没有用自己的身份来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而是选择了沉默。Wentworth认为,“如果别人不理解我的意图,我也不需要费劲地去解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只是他们在报纸上看到的名字而已,他们并不了解我,而且多半把我当白人了。”

多年后,当Wentworth看到《人性污点》的剧本时,认为自己很合适这个角色,不过他也有小小的顾虑,担心万一演了这角色以后会不会被定型,只能演黑人的角色。不过最后还是去面试了。Wentworth向负责面试的导演Deb Aquilla坦诚了自己的身世,也提到了在普林斯顿时的那个丑闻。Went的真诚感动了Deb,Went初试成功。第二轮面试中,Went给导演Robert Benton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在拿到这角色之前,Went被要求提供自己身世的证明。Went回忆当他站在复印机前复印自己家族的像册的时候,看着自己祖先们的面孔,想象着他们经历的一切,有一刻他不知道这样的付出值不值得。好在最后Went得到了这个角色,当时他拥抱了在场所有的人。离开后,充满感激之情的Went给母亲打了电话报喜。

在影片杀青后,Went给Cornel West写了一封致歉信,不过并没有得到回音。巧的是,在《人性污点》中扮演Coleman母亲的演员和West教授是朋友,所以当West教授出现在《人性污点》纽约首映式上的时候,教授给了Went一个拥抱,两人终于冰释前嫌。

这事件后,Went潜心学习,并参加了一个校内的男声合唱团“虎咆(tigertones)”,不再涉足类似敏感事件,Wentworth如此打法时间,“这一年里跑遍了全国巡回演出,夏天的时候我们还去了欧洲,我们在街头卖艺赚取午饭钱。这是你观察了解体会这个世界的最好方式。”

在普林斯顿的最后一年,Wentworth决定开始英语文学专业的论文,这篇论文是关于如何认识自己、感知自己,在现今这样一个白人男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这篇论文意义深远,包含了Wentworth多年来的个人经历和感悟,甚至影响到了他以后的职业生涯,让他明白在好莱坞的世界里面应该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有着黑人血统的演员。

好莱坞之梦

1995年获得英语文学学位毕业后的Wentworth面临着就业问题。“普林斯顿是一个非常保守大学,三分之一毕业生会留校继续读书,然后三分之一去了其他大学或者华尔街之类的地方。成为一个演员,这真是我生平最大的一次冒险。”他把所有劝阻留在了脑后就从纽约搬到络杉矶,就为了进入影视圈。他的是计划是:成为一个执行制片人,躲在幕后并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此时他觉得做一个演员实在是过于冒险了,肯定会饱一顿饿一顿。

但是络杉矶不是那么好混的,这里的文化环境他一直没有适应。一开始没有剧组愿意招收他,所以生活一直处于找工作的状态。“我在这里的第一年完全是做着小工的工作,发发传真或者整理各种档案,还要换灯泡和帮老板喂鱼。据说通常一个年轻人初到好莱坞都会干这些工作。如果周末大楼发生火险警报,他们只会打电话通知我这个新人去处理。”这个阶段他一直在努力寻找着自己的定位。

“每个周末我都会去办公室,因为我住的地方没有空调,而络杉矶又是个火炉。我在会议室闲晃,搜刮公司厨房里面的食物,看各种制作公司送来的胶片。有一天我忽然意识到,我一直在幻想着‘如果……我会……’,其实没有如果,所以我决定退出这样的生活。”

“说起来有点吓人,我冲进老板的办公室,我说‘你明白,我想做这行,我要成为一个演员。’她说:‘可以,我刚刚被聘为一家电视公司的总监,我想你可以跟着我做我的助手。’这份工作的薪水是4万美金一年,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远远超过我的最低要求。”

“我一直在想,什么是我最想做的,什么其实是我不想做的。每一个毕业后的年轻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最终,我意识到,如果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并且干得不错,我会过上舒服日子,但其实我心里却一直会后悔没有成为演员;可是如果我成了一个优秀的演员,我心里却绝对不会后悔当时没有接受这份助手的工作。”

“所以我不得不拒绝了老板的好意,她说:‘你这是在自毁前程,你绝对会后悔的。’但是我态度很坚定,哪怕从此过着贫困的可怜生活,我需要演戏就像是我需要空气一样重要。”

之前他曾经在一家书店打工,“收入处于最低水平线,每天戴着领带挂着胸牌站在柜台后面……我衡量着自己,如果你每天都在等待,每天都在想着能休息一下,你不可能会有时间把自己的照片和简历装进信封里面寄给每一个代理公司的每一个经纪人,你不可能成为一个演员,你连入场券都得不到。”当Wentworth生活最潦倒的时候,他每天都盯着自己的所有家当考虑今天该典当什么来付房租。

此后Wentworth上了两三年的演员培训班,直到2002年。“没有所谓必要的正式的训练。有些演员会告诉你,你必须在表演时舍弃自我。但是对我来说,演戏却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在表演时把你平时不愿意表达或者被环境压抑的自我都展现出来。我认为演员课程就是最大限度地让一个中产阶级的年轻人如何抛弃中产阶级固有的思维和行动模式,因为我们一生都在被告知什么是恰当的,什么是不适宜的。在我看来,所有人都需要放纵一下,那为什么不利用这种放纵来赚钱呢?”

他只有1998年和1999年在两部电视剧中出演了2个小配角,获得了一点收入,随后一年完全没有任何收入。然后他又不得不回到原来的地方担任一个小文员,“庆幸她没有对我说:‘怎么样?我早就告诉过你你会后悔吧?’此后我一直在给一些大制作聘用的大演员们撰写合同。更多是时候,我就是在把一张椅子坐热而已,我甚至想上网学习,获得一个法律学位。那段时间可以说完全被我浪费掉了。”

2000是他出现在一些小型的电视节目上,还参演了一部电影。2001年他没有任何演出,除了一部电影短片《302房间》。似乎他仍认不能在好莱坞这个地方找到自己的位置。“每天我都在各种面试中被选择或被淘汰,这就是真实的好莱坞。”

随后《人性污点》带给他了一次转机,但是最后Anthony Hopkins和Nicole Kidman太出色了,掩盖了Wentworth的表现。最终,Wentworth离成功仅一步之遥。

从2003年一直到2004年年底,他又处于失业状态。这期间他又开始想我究竟是怎么回事,也间或做一些剧院的工作。

人生态度的转变

在2003年至2004年之间,Wentworth学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几课,让他的人生观从此改变。“我被告知,《人性污点》让我获得了成为一个演员的机会,同时这部电影也帮我打开了几扇门。但是当我走过这些门才发现,我在和一帮经常上杂志封面的男明星们在竞争。好莱坞就是一个名利的游乐场。最近的潮流是当你的电影上映,你必须开一个盛大的派对庆祝,邀请所有圈子的名人参加,甚至连帮剧组送批萨的人都要照顾到。同时你也要多多接受来自杂志的采访拍摄邀请。这绝对是让人沮丧到难以置信的经验之谈,但最后你发现为了自己也必须按照这游戏规则来做。”

所以他遵循了这游戏的规则,接受了一大堆著名杂志的邀请,上了封面,袒露了心声,并还为著名的男性时尚杂志拍摄的大片,比如《L’uomo》《Vogue》和《Abercrombie and Fitch》。

他做事态度的转变也体现在了他的面试中,“我最近才意识到面试的诀窍是,别把自己当作一个面试者,不必小心翼翼地生怕表现得不尽人意。面试就像是你参加一个陌生朋友邀请的家宴,你千万别把自己当成客人,怕碰翻杯子弄脏地毯,你应该把自己当作是主人,好好地招待这些站在你面前衡量你表现的面试官。”

“我认识到Anthony Hopkins与大部分演员的不同之处,不在于角色的挑选。演员在阅读剧本时,脑子里会先对角色产生一种非常具体的形象,如何穿着、如何走路、如何吃饭说话等等一切细节都有了一种概念。但是大部分演员是对自己的这种角色概念是带着疑问,所以他们走进面试房间并进行表演后常常会问一声:‘这样对吗?’‘你喜欢这样吗?’‘这有效果吗?’这样的疑问让他们最后落选。而Anthony Hopkins,当他决定了自己的概念后,他会以一种非常确定的方式表演出来,不带一丝疑问,仿佛角色天生就应该这样表现。这种态度的转变,让我在以后的面试中更加自信和自如。”

他也观察分析了好莱坞这个庞杂的系统的运作方式,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在这个行业里面,要想成为一个年轻的Tom Cruise或者Tom Hanks很容易。人们都知道该怎么应付,当他们看到你后说:‘啊,一个年轻版的Tom Hanks。老的那个这么成功,这个年轻的应该做得更好吧。’但是当他意识到面前这个人的没什么特殊之处时,就会立刻变脸,说:‘现在你可以出去了,光是脸蛋没用,等你能够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