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有哪些槽点?跟《八佰》比如何?
因为之前觉得《八佰》还不错,所以对《金刚川》充满了期待,电影一上映我就去看了,但却有些失望,因为《金刚川》还不如之前的《八佰》。没办法,这两部电影是一定要做比较的,因为不仅导演都有管虎,而且都是(国产)战争大片,上映时间也仅仅只隔了两个月。
我之前写过几篇关于《八佰》的文章,很客观地说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强行煽情、结尾草率等,但最后也用一句话总结了《八佰》——瑕不掩瑜。
《八佰》在国产战争影片中绝对排得上前列,甚至可以排到第一第二的位置,尽管它存在多多少少的问题,但也不能掩盖它作为一部爱国情怀极度饱满的电影的价值。
可是看了《金刚川》之后,我皱了皱眉头:这电影真不怎样。
01冗长拖拉
《金刚川》有个很大的问题,看过的小伙伴都感觉到了,那就是剧情过于拖拉冗长。三个导演分别拍三个片段,其实讲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只不过三个导演站在不同的角度拍了这个故事。
第一段主要是站在工兵连角度(修桥),第二段主要是站在敌军角度(毁桥),第三段主要是站在高炮班角度(掩护、歼机)。可以清楚地看到,三个片段有很多重复的镜头,导致有的观众看着看着就觉得无聊了,甚至还有的观众竟然提前离场了。
三个片段占了大部分时间,要是把重复的镜头去掉,可能就只有几十分钟,加上后面的几十分钟,整部影片实际上只有一个小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两个多小时的内容,观众看着能不觉得无聊吗?所以也别怪有的观众提前离场,拍摄手法可取,但没有拍好,那就是主创团队自己的问题。
02长别人志气
第二个片段拍得是相当失败,不知是哪位导演拍的,反正要么是郭帆,要么是路阳,肯定不是管虎(第一个片段出现了白马,跟《八佰》中的白马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第一个片段应该是管虎拍的)。
第二个片段失败就失败在把敌军的形象塑造得过于高大了。瞧瞧那美军飞行员,俨然成了一个超级大英雄,视死如归,勇往直前,这不是明摆着抬高别人吗?其实大可不不必。
或许拍第二段的导演是这样想的,把敌军拍得勇猛一点,才更能体现我军的伟岸形象。但是,又有多少观众能想到这一点呢?结果不仅没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成了槽点,说到底还是得主创团队来背这个锅。
03结尾强行煽情
结尾应该是管虎拍的,跟《八佰》的结尾如出一辙,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既然桥修不好,那就搭成一座人桥,很悲观,很震撼,很感人,但是过于艺术化。这大概就是管虎常用的拍摄手法,要说好吧,也行,但要说不好,那就跟《八佰》一样,强行煽情。
恕我直言,前面两个小时的影片没让我内心掀起一点波澜,倒是最后几分钟的彩蛋(护送志愿军遗憾回国)让我内心油然而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
总的来说,《金刚川》真不如《八佰》。《八佰》能收获31亿票房一定是有原因的,而《金刚川》的票房就悬了,虽然首日票房达到了1.04亿,但跟之前《八佰》首日票房就达2亿的票房成绩相比,差了很大一段距离。
单从首日票房基本就能断定一部影片能不能成为爆款,《金刚川》的最终票房可能连《八佰》的一半都没有。想要依靠后期口碑发酵挽回票房,我认为不大可能,毕竟现在看过影片的观众,似乎都不太看好它。都说“慢工出细活”,三个月就拍摄制作完成的《金刚川》,看来注定是一个“粗活”。
《金刚川》的几大主演张译、吴京、邓超,个个都有票房号召力,倍受观众喜爱。如果拿出的仅仅是这样一份答卷,我认为是无法向全国人民交差的,不能把观众的厚爱当成圈钱的途径,那样真的太让人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