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
创业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实现财富自由,扩大人际圈。给大家分享一下微电影创业的成功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正能量!
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1)葛肖鹏的先知传媒已经小规模,正打算进军原创动漫微电影。
“创业”的想法闪过很多大学生的脑海,但真正顶住压力坚持下来的并不多。8月9日,记者了解到,潍坊80后青年葛凭借自己的韧劲和创新能力,在潍坊影视制作行业崭露头角。去年,他制作了60多部企业视频。目前他的公司规模不大,他不满足于现状。他正酝酿向原创动漫制作和微电影拍摄方向转型,立志打造潍坊的原创动漫王国。
创业的梦想从大三就开始规划了。
8月9日,记者在胜利东街与新华路交叉口附近的潍坊学院孵化中心19楼见到了葛。此时,他正忙着接待来自国外的访问团。通过翻译,葛了解到对方非常看好他的创业项目。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出生于1987的葛是潍坊人。2010西南大学广播影视专业毕业,大三就有了创业计划。他和室友陈林每天都在讨论公司以后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公司的雏形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很多同学都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想凭借自己的能力休息一下。”葛肖鹏说。毕业后,葛肖鹏和几个朋友成立了先知媒体。目前他有固定的房产、设备和车辆,近百万元的影视设备,算是小有成就。但在这成功的背后,葛肖鹏和他的公司也经历了许多坎坷。
北京经历了困难,成熟了。
葛肖鹏的父母都是公职人员。在他们的观念里,孩子应该好好学习,毕业后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成为公务员,或者成为电视台的记者。所以,他知道创业的关键在于说服父母。2009年除夕夜,葛肖鹏和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彻夜长谈。第一次听说儿子要创业,葛的父亲坚决反对。但是听了葛的分析,觉得有一定道理,不得不同意。
当时还是本科生的葛对公司运营是外行,于是他和陈林决定在北京的影视传媒公司学习一年。
找工作难,是葛肖鹏走出校门的第一关。他和陈林到北京后,投了很多简历。一个多月后,他和陈分别找到了工作。那一年,葛肖鹏白天工作,补充专业知识,更关注公司的管理模式。晚上,他和陈林构想着自己公司的发展。
操作困难半年没点单。
2010年底,带着创业梦想的葛终于成立了潍坊先知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想着可以把在北京学到的运营模式复制到潍坊。没想到事与愿违。公司成立的前半年,他们没有接到一个订单。
“北京的传媒公司分工明确,有拍摄公司,有后期制作公司,有摄影器材租赁公司,形成产业链,你需要什么公司都可以找,节省成本和时间。然而,当时的潍坊却不是这样。首先,企业不知道有专门做企业宣传片和纪录片的公司,一般会找电视台;其次,没有一家媒体公司愿意把后期制作交给其他公司,哪怕做得不好。”葛告诉记者,他们的计划是做一个专业的后期制作团队。公司的四个核心成员都是技术出身,以为只要后期制作做好了,就会有很多传媒公司找上门来,但看到潍坊的现状后,只能改变思路。
做好改造机器擅长的一切。
由于潍坊影视制作行业的现状,葛决定从只做电影后期制作转变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葛肖鹏告诉记者,该公司的第一个订单是一本宣传册。为了做好第一笔生意,他们四个人花了将近1个月,从设计到印刷全程参与,最后赚了600元。
“让600块钱忙上1个月,对很多人来说不值得,但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鼓励。这是公司迈出的第一步。”葛肖鹏说。
从成立的前六个月没有一单业务,到现在公司要规划拍摄宣传片的档期,公司实现了质的飞跃。葛肖鹏总结说,最重要的是,在公司成立之初,他们不顾自己的努力和时间成本,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其次,他们的核心力量都是技术型人才,有创新性,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
未来的机器正在准备原创动画。
葛从一个对公司运作一无所知的小男孩,如今已经成为拥有百万固定资产、录像设备、14名员工的“领头羊”。通用电气肖鹏公司已经完成了他的业务的第一次转型。他以后会怎么规划?
“之前我们主要盈利是企业宣传片,然后走的路是投资拍微电影和原创动画。我们不惜重金从上海挖来了《懒猫淘气三千问》的艺术总监与我们合作。”在葛看来,单纯为企业拍摄宣传片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是有限的。他计划在保证原创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向原创动漫产业发展。据了解,该公司目前正在筹备制作一部以潍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二次元动画。
除了开发原创动画,葛肖鹏还计划投资微电影。葛肖鹏说,巴西世界杯期间,他们制作的两个关于世界杯吐槽的视频总点击量超过100万,这让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投资拍摄一系列搞笑剧,并借此机会搭建一个自媒体宣传平台,让先知媒体更加出名。
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二)这个清明假期,刘林青和他的“小伙伴们”忙得不亦乐乎:大学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即将离校的同学们忙着在校园里每一处镌刻着回忆的风景前拍照,而刘林青和他们的“looking & Members of Me工作室”每天都带着相机和摄像机穿梭于校园、教室、紫藤架和图书馆的走廊...为同学们留下最美的青春记忆,记录他们的青春。
我的工作室有四位创始人:、、张和苏,他们都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新闻专业的大四毕业生。
谈及创业团队的最初成立,刘林青说,2012年9月,当时大二,因为要拍完微电影,所以聚在一起。两个月的合作让他们更加了解对方,明确了分工。就这样,“搜索”团队应运而生。
刚开始的时候,团队的拍摄多是自愿的。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和就业,一个新的想法在他们的脑海中诞生了。“如果你能把自己的爱好和工作结合起来,你会非常幸运。”苏对说道。有了这个想法,他们很快拟定了一个计划,并分析了利弊。最终确定了工作室的经营方向,正式开启盈利模式。
有了早期视频拍摄的经验和人脉的积累,“米”工作室最初的创业还是比较顺利的。“当时我接了好几个订单,比如聚会记录、生日记录、婚礼微电影等。当时因为我们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所以片子质量很好,制作也很用心,所以客户觉得性价比高,普遍反响还不错。”张对说道。
然而好景不长。和所有创业初期的团队一样,工作室很快面临新的问题。“纪录片和婚礼微电影的市场饱和度高,受众需求相对较小。如果只单独做这部分,恐怕无法维持工作室长期稳定的盈利。”刘林青说。
面对现实的压力和对梦想的坚持,“米”团队最终选择了以企业宣传片和微电影广告为主的“记录生活”的发展方向。去年5438年6月+10月,“米”工作室为某生物公司拍摄制作企业宣传片参加创新中国大赛,帮助该公司成功入围并获得首轮融资;165438+10月,米工作室独立拍摄制作的微电影《看见》入围光线传媒微视频大赛20强。
记录着学生们的“毕业故事”,“寻”队的小伙伴们也面临着毕业分离。“两个同学去英国深造,专业是媒体制作和公关推广;我和另一个同学现在在一家电子出版公司实习,负责后期视频。”刘林青表示,虽然难以避免分离,但团队不会解散,会坚持青春的梦想。“总有一天我们会聚在一起继续奋斗。”刘林青坚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