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板溪镇上洞村官坟的来历
唐朝初年,思邛(印江自治县古名)城南一曹氏贫寒人家,有独子,勤学,聪慧过人,赴京殿试,高中状元。荣获皇帝及在朝文武达官于文德殿设宴召见,席间,皇帝询曹状元之家况,状元兴致正浓,随口赋诗以答:"白日千人拱手,黑夜万盏明灯;千根柱头落脚,万马归巢盈门;天悬亮、扭转乾坤;风扫地、肩担日月;八十人挑水、七十人煮饭;三艘盐船下河,一只不返打淡。"
在朝文武大臣听闻无不暗自为之震惊,殿宴散,纷纷揽袖上奏:“曹状元文才超群,家业宏隆,千军万马,羽冀丰满,加之聪慧过人,若当朝得志,八方归心,必起异心,谋朝夺位易如反掌,岂非祸患无穷?应立斩!”皇帝正有此意,于是莫须有下旨“欺君罔上、图谋不轨”,推出午门斩之。斩了曹状元,皇上恐“曹家军”起兵,密旨兵部,令御林军点精兵六万,严阵待命迎战。
又发钦差大臣去黔之思邛察访,来到曹状元家。
曹家住山腰之上,时有云雾缭绕,该地名云半也,极目眺远,农耕锄禾。
居家茅草,破房两间,顶盖丝茅草,四壁芦苇杆。
门前檐下蚂蚁成群,熙熙攘攘往来于巢穴间搬运觅食。
正在狐疑,从柴门里走出一衣衫褴褛之老头,再瞧屋里,四壁空荡,顶漏天光。
里间灶前坐着一老太婆,正手转磨子茫然干活。
钦差所见仍觉不信,回头再问地方当差之人,带错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