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是什么意思?

我曾经整日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思考问题,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出自:先秦·佚名《论语·卫灵公篇》

节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翻译:

孔子说:“人能不断使道得以完善,道却不能使人得以完善。”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的过错。”

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思考问题,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孔子说:“君子谋求的是道而不去谋求衣食。耕作,常常会有饥饿;学习,往往得到俸禄。君子担忧是否能学到道,不担忧贫穷。”

扩展资料

《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节选的部分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

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