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又发热了怎么办?儿童常见的发热原因及应对办法!干货分享

日常的门诊工作中,经常能遇到孩子发热了,家长匆匆忙忙地带着孩子来医院就诊。经过漫长的挂号、排队最后到医生面前,问诊、查体后告诉家长孩子一般情况良好,可以回家继续观察。这样的事每天都会发生,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儿童常见的发热原因,及应对方法,让你在面对孩子发热时更加从容镇定、得心应手,不再手忙脚乱的病急乱投医了。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发热?

一次测量体温大于37 就一定是发热了吗?真不是!

什么是发热?

发热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小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可以受多种因素影响,可因昼夜和季节而波动, 清晨低,下午稍高 夏季稍高 喂奶、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及情绪波动等均可使体温稍高达37.5 左右

肛表温度比掖表高约0.3-0.4 左右,测温时间长测得体温略高, 测温时间腋表以5分钟为准 、肛表2分钟。 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 , 如只是个别一次体温达37.4 ,全身情况良好,又无自觉症状,不属病态。37.5-38 为 低热 ,38.1-38.9 为 中度发热 ,39-41 为 高热, 41 为 超高热。

人为什么会发热?

在外界环境温度不是过高或过低,以及适当保温条件下,人体能保持体温恒定在37 左右。这是由于位于下丘脑的体温中枢能接受来自身体周围的冷、热神经感受器的信息,并感受进入下丘脑血循环温度。这些信息经处理后,下丘脑能调节身体的产热及散热使其保持平衡。在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将调定点设定在37 ,使核心体温维持正常。细胞代谢增加、肌肉活动、哭闹、寒战等可使机体产热增加;皮肤血管收缩,有意识地增加衣被可使机体散热减少;末梢血管扩张、出汗、降低环境温度、增加对流均可使机体散热增加。

知道了什么是发热,对比一下,看看自己家孩子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热。如果是,那么就进行下一步。

根据发热时间,看看自家孩子属于哪一种。

发热按时间的长短可分为4类:

1、短期发热:是指发热时间<2周,多伴有局部症状及体征如咳嗽、腹泻、局部的疼痛等等;

2、长期发热:是指发热时间 2周,有的可无其他明显症状、体征,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诊断,如验血,拍片子,做超声等等;

3、发热待查:是指发热时间持续2周以上,体温37 以上,经体格检查、一般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

4、慢性低热:是指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的人群。

对比发热的规律,看看属于哪一种?

不同疾病具有特征性的热型,可提示诊断,常见热型有:

1、稽留热:多为高热常持续40 左右,一日间温差一般不超过1 ,见于伤寒、大叶肺炎等。

2、弛张热:多在39 左右,一日间温差超过2 ,但最低温度未达正常,见于败血症、重症肺结核、川崎病等。

3间歇热:一日间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或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回归热等。

4、波浪热:热度逐渐上升达高峰后逐渐下降至低热或正常体温,以上反复出现似波浪,可连续数月,见于布鲁菌病。

5、不规则热:热型无一定规律,热度高低不等,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脓毒败血症、癌症等。小儿疾病的热型不如成人典型,疾病初期若早期应用抗生素和(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也会影响热型,使症状不典型,鉴别诊断困难。

孩子发热都需要立即治疗吗,其实不全是,有时候发热对孩子的疾病也是有好处的。

发热的好处

发热还有好处?!是的你没听错。 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可增强白细胞的动力及活性,刺激干扰素的产生及激活T细胞的功能;发热可使一些病原体生长受抑,均 有利于清除病原体,促进疾病好转 。动物实验证实,感染后有发热者比无发热者的病死率低。

发热的危害

发热尤其是高热时,也会对机体带来一定危害,如高热惊厥,发热使氧消耗增加,对本已缺氧者可 加重组织缺氧 ;发热时心搏出量增加, 可使心脏病或贫血患者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力衰竭 高热可增高颅内压 等。

注意

新生儿 发热无阳性体征者均应 住院治疗 ,治疗前先取血、尿、脑脊液等常规检查及培养,摄胸片等,腹泻者查大便培养,疑病毒感染者PCR检测肠道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通过对比判断,如果确实是发热,且可能存在感染等疾病,那就不要犹豫,赶紧带着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后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