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围龙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

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且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

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

“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

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围龙屋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

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

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

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

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

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

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

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天然的瞭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

围龙屋的建筑设计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

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 *** ,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

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

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

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同特点。

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

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

 如此坚固的民居,与精心选择屋址,科学的设计,用料及施工方法分不开。

现仅从土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作一些说明。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

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

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

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

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

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

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

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声,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历史上,客家本是中原 *** ,他们南迁至闽粤赣边区山区后,为防止土著和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土楼、围屋,皆防范严密,甚为安全。

 例如,宛如古城堡似的土楼,一、二层不设朝外的窗子,或只开设枪眼似的细长石窗,三楼四楼和每个房间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于采光,流通空气,又成了了望敌情和向外射击的枪孔。

土楼大门的门框,门槛都是条石,门板厚约10厘米。

有的大门上斜挖了几个嵌有竹筒的护门孔,倘有土匪攻门,可往下射击和浇开水。

有的土楼大门还安装了防火水柜、水槽,若来犯之敌放火烧门,只要一按开关,水便顺门而下,以灭火护门。

土楼本来已坚固异常,但为防万一,有的土楼还夯筑了夹墙。

万一外墙被炮火轰开,土楼仍有夹墙支撑,安然无恙。

土楼内有各种齐全的生活设施:设于天井的深水井,是被围困时的水源,楼内有砻、碓等加工粮食的设备。

这一切都使匪敌久攻不下。

至于那些四角建有高耸碉楼的“四点金”,更是领盗匪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