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镇之战的评价

三河镇大捷,使太平军摆脱了被动的局势,重振了军威。这次战斗,太平军能够取得胜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陈对于湘军这次惨败,咸丰帝闻之“不觉陨涕”。

玉成行兵布阵足智多谋,捕捉战机应变灵敏,决策果断行动迅速。当清军重重包围三河镇时,他迅速调集兵马,切断清军的后路,对清军实施反包围;当清军突然掉过头来,发动突然袭击时,他巧妙地利用晨雾作掩护,从清军背后杀出,以突袭对突袭,打乱清军的阵形,反杀清军个措手不及;当清军闭垒死守时,他指挥部队团团围住请军,断河堤,绝退路,使清军粮草不继,军心动摇,不战自败。相反,清军主将李续宾,在指挥作战中显得犹豫不决。特别是在坚守营垒一战中,一会儿令部队突围逃生,一会儿令部队死守,不但部队无所适从,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时间,失去了军心,失去了取胜的可能性。军无定势,战场变化莫测,谁能以变应变,迅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行动,谁就可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三河大捷后,太平军乘胜南进,连克舒城、桐城,围困安庆的湘军也闻讯后撤。湘军三河镇之败,主要是孤军深入,犯险冒进。李续宾仅率数千人自湖北东犯,入皖之后,连陷四城,处处分兵驻守,结果“兵以屡分而单,气以屡胜而泄”(《剿平粤匪方略》卷二百一十,第26页)。进至三河镇后,仅剩6000人,当太平军大队赶到时,已无阻援之兵可派。加之李续宾刚愎自用,拒不接受部将关于退守桐城的建议,终于全军覆灭。对于湘军这次惨败,咸丰帝闻之“不觉陨涕”。曾国藩更是“哀恸慎膺,减食数日”。胡林翼则哀叹说:“三河败后,军气已寒,非岁月之间所能复振。”又说:“三河溃败之后,元气尽伤,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旦,而且敢战之才,明达足智之士,亦凋丧殆尽。”(《胡文忠公全集》下册,第694页)可见此战对清廷和湘军的打击是极为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