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城墙四个角的路名的问题
又如,西安城角外向南北伸出的四条大街分别命太白、太乙、太华、太岳四路,文革中改名援越、红旗、燎原、星火思路。西南角外向南的街道原名太白路,因古代是西安的官员祭祀太白山(祈雨)时避免路途太遥远,在此街北端修太白庙,《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慈禧西逃西安,逢关中地区大旱,慈禧拨银两千两重修此庙,以示其救民于水火之心。东南城角向南一条大路因直对太乙山(有太乙宫),街上也古有太乙庙,故名太乙路。 东北城角向北一条街道以通华山,古代华山亦名泰华,民国年间此处又有大华纱厂,因古语“台”字与“大”字通用,故名太华路。西北角通向北方的一条街道因面向千阳吴山,古代吴山被称作泰岳,“泰”字又与“台”字相同,故名太岳路。这四条街道是一组方向性极强的地名。1979年将其他三条街道都相继恢复原名,唯独将星火路沿用下来,据说是每个城市都要有一条星火路,反映国家的星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