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盗跖》
庄子整本《逍遥游》以短小精悍的小寓言为主,近千字的长篇不到三篇。
《盗跖》是这为数不多的长篇中最精彩的一篇,同时是整本《逍遥游》中最精彩的一篇,没有之一。
庄子在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盗拓,比如《胠箧》《在宥》。
故事开始。
柳下惠和孔子是朋友,季的弟弟叫盗跖。
“盗亦有道”的典故就出自这位。
盗拓的小弟问盗跖:“盗亦有道乎?”
跖曰:“去到哪里,都有规矩和准绳。凭空推测屋子里有什么财物可以偷,这是圣明,身先士卒第一个冲进屋子里开头炮,这叫勇敢。等别人都走了,负责殿后,这是义气。分析这户人家能不能偷,这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是仁爱。不具备以上五点,成不了气候。”
我仿佛看到了孟子对梁惠王谈王道时的气度。
盗跖领导的反政府武装有九千个打手,在各国纵横,侵袭诸侯,闯进别人家,抢走牛马,掳夺人妇,贪得无厌,没有父母之情,没有兄弟之义,不祭拜祖先。
庄子立意很明确,就是要把盗跖塑造成一个反儒家份子,儒家仁义礼智信全部违反,还能说一大堆理由证明自己才是仁义礼智信的化身。
你这样搞,孔子是肯定坐不住的。
孔子就跟柳下惠唠嗑,“老爹要教育儿子,哥哥要教育弟弟,长兄如父嘛!你现在功成名就的,弟弟却祸害一方,我为你感到羞耻啊!我替你去收服这个小妖孽好了!”
柳下惠明确的回答孔子:“靠你这小样,是拿我弟没办法的,去了也白去。”
充分的体现了他坐怀不乱的技能。
孔子觉得很有意思,就带上他最爱的学生和最有钱的学生,出发去去会会盗跖。
孔子来到盗跖修整士卒的山边,看到门卫,就对门卫说:“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拜谒者。”
从这句开始,孔子此篇阿谀奉承,低三下四的形象基本奠定。
而孔子被拒之门外。
盗跖要他小弟告诉孔子:“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昼饣甫之膳。”
看来盗跖是很了解孔子的,这一段煌煌责辱孔子的话否定了孔子的事业和信仰,称孔子不务农事,不参加劳动,吃得足穿的好(孔子对用餐的要求是:“沽酒市脯不食,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出门还坐车。
同时还对孔子人身安全进行威胁,要吃掉孔子的肝。
这注定是艰难的一战。
孔子假装没听见,再次说:“我荣幸的得到盗跖哥哥的介绍,希望到帐幕下拜见。”
盗跖终于允许孔子上前拜见。
孔子完全没有了拜见齐景公和各种公的那种威严。
“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拓”
盗拓两腿叉开,以裆示孔,紧握剑柄,声如乳虎(可能哺乳期的老虎比较暴躁。)
“孔丘!过来!你说的话,我要是听的过耳,就留你一条小命,但凡说的我不爽,这把刀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孙大总统“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句话灵感大概来自这里。
孔子和盗跖才刚见面,话没说两句,场面已经趋于爆炸。
孔子会传统的用游说诸侯的仁义来游说盗拓吗?
孔子接下来说的话,除了庄子的小脑瓜子,也没别人想的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