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相是什么意思?

颜色测量术语。颜色的属性之一,借以用名称来区别红、黄、绿、蓝等各种颜色。 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 色相的特征决定于光源的光谱组成以及有色物体表面反射的各波长辐射的比值对人眼所产生的感觉。在测量颜色时,可用色相角H 及主波长λd(nm)表示。在聚合物中为根据色的XZY系列表示的主波长和补色主波长相对应的色感觉。一般高聚物本身在熔融态下与标准色系溶液比较,与其一致的颜色标准号称作色相数,由于高聚物种类很多,标准色系也很多。常用标准色系都是按国家标准规定方法配制。 从光学意义上讲,色相差别是由光波波长的长短产生的。即便是同一类颜色,也能分为几种色相,如黄颜色可以分为中黄、土黄、柠檬黄等,灰颜色则可以分为红灰、蓝灰、紫灰等。光谱中有红、橙、黄、绿、蓝、紫六种基本色光,人的眼睛可以 分辨出约180种不同色相的颜色。 佛学常见词汇 一切物质显现于外可以眼见的形相。 [编辑本段]词语解释  词目:色相 释义: (1)佛教名词。指一切事物的形状外貌。 《华严经》:“无边色相,圆满光明。” 《楞严经》:“离诸色相,无分别性。” (2)指女子的声容相貌。 基本解释 1. [colour]∶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地面貌 我们可以从这块玉的色相上断定它是块好料 2. 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的红、橙、黄、绿、青、紫六种色相 3. [appearance]∶佛教指事物的形状外貌 无边色相,圆满光明 4. 后来也指女子的姿色容貌 利用色相从事犯罪活动 详细解释 1. 亦作“ 色象 ”。佛教语。指万物的形貌。 《涅盘经·德王品四》:“﹝菩萨﹞示现一色,一切众生各各皆见种种色相。” 唐 白居易 《感芍药花寄正一丈人》诗:“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那娘子一手好针线绣作,曾绣一幅 观音大士 ,精奇庄严,色相俨然如生的。” 清 王锡 《法相寺》诗:“性真既已离,色相复何有!” 清 吴承恩 《<留翁遗稿>序》:“庙堂之冠冕,烟霞之色象,盖两得之,诚有德之言,治世之音也。” 2. 特指人的相貌、体态。 金 密璹 《对镜》诗:“镜中色相类吾深,吾面终难镜里寻。”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而歌者隐身幕内,不露一丝色相,尤动人无穷之思!” 3. 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来的红、橙、黄、绿、靑、紫六种色相。这种色相是产生色与色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 百度百科可以搜索的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