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中学的学校历史
合阳中学是在封建帝制刚刚终结,民主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初兴的1916年创建的,是我省创建最早的县立中学。陕西省政协第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陕西省第三届人大代表、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党晴梵先生当时用县府投资的2000块银元创办这所学校的目的,就是从启蒙入手,提高国民文化素质。“郃阳中学”由中国近代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学校建成之初,瑞典牧师山依仁、“左联”作家鲁彦、化学家季舞韶、数学家党修甫、语言学家杨春霖、画家石波夫、文字学家杜松涛等一大批名师先后来校任教,他们为这所全省最早的县立中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合阳中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7年8月学校就成立了党的支部小组,通过开办“垦荒书店”、建立“读书会”等形式传播革命思想,成为渭北党的摇篮。抗日战争时期,学校的师生又组织“抗战剧团”宣传救亡运动,成立“沿河学生抗日联合会”为抗战造就干部。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多次发动学潮,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在民主革命时期,这个学校的许多学生受民主进步思想熏陶走上了革命道路。首届学生师集贤、37级学生李忠瑞、37级学生宋百科、31级学生赵志道等一批先烈先后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光荣捐躯。解放后,合阳中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校园建设、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学质量日趋提高,培养出了诗人王致远、军旅作家李斌奎、国画大师贺荣敏、作曲指挥家阎惠昌、航空航天专家雷凡培等一批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学校先后被评为渭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学校、渭南市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和省级优秀考点。90年来,40000多名莘莘学子从合阳中学走向五湖四海,乃至海外,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默默奉献着知识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