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本有个空前难得的历史机遇,他为何不愿接手?

康熙五十九年(1720),彼得一世派伊斯梅洛夫伯爵为公使,商谈两国间的商务、边境等问题。11月29日,九十人组成的使团到达北京,他们带给康熙帝的礼物有:等物之外,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几箱子数学仪器、一个、一个水平仪、一架显微镜、几架望远镜,可见,康照皇帝喜好科学的名声已经传到海外。

在康熙皇帝赐宴招待公使时,为了觐见的礼仪,中俄双方又发生了争执。中方认为按照惯例,俄使应该行三跪九叩礼;俄方却坚持,他代表的俄国皇帝与中国皇帝是平等的,因此只能按俄国礼节,行单膝跪礼。最后,在马国贤的斡旋下,俄国使节同意行中国礼节,条件是将来中国使节到俄国,也要行脱帽礼,其实中国派不派使节还未定,不过骗了一回老俄而已。当伊斯梅洛夫走进大殿,在桌案前跪下,并把俄皇的国书递上。康熙帝故意没有马上接国书,而是让俄国人在地上跪了一会儿,可能是为了羞辱他一下。伊斯梅洛夫则把脸扭向一边,嘴里不知在叨咕什么,表示了明显的愤怒。

晚年的康熙皇帝已经缺少了年轻时的豁达,斤斤计较于这些无益的礼节,表现了对欧洲事务的无知。他动辄即以?怀柔?对待外国人,时时以?天朝大国?自居,似乎天下都是他的臣民。纵观中国历史,经常发生这种礼仪之争,乾隆朝的英国公使马嘎尼也因跪拜问题,愤而回国。所谓礼仪的争执(并非与罗马教廷的礼仪之争),其实反映了一种闭塞、虚矫的夜郎自大心态。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英明君主,他也遇到了一个空前难得的历史机遇,若能不失时机地把握好这个机会,他的成就可能远不止于此,但可惜的是,他没有。

康熙帝身边有一个极为优秀的外国顾问团?许多法国传教士都是科学院挑选出来的,各方面的人才应有尽有,可惜他只是从实用角度或兴趣出发,着眼于天文、地理、数学之类自然科学。究其本质来说,康熙皇帝学习西方科学知识不过是为了凸显自己的高明和优越地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他不可能让民众学习科学知识,自然更谈不上普及推广了。试想,如果平民百姓都能够推算日食、月食,皇家还有什么特殊的威信。因此,他对科学的态度也只能是一种?叶公好龙?式的爱好。例如,在平定三藩之乱中,他命令南怀仁督造西洋大炮,可是战争结束后,他没有利用这有利时机使中国军事工业更上层楼,反而出于对汉人的防范心理,严禁八旗之外的军队拥有先进火器。他明明知道西方的船坚炮利,却不思直追,而反对修造火炮、战船,无异自甘落后。

康熙三十一年(1692),白晋报告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说,康熙帝准备在宫中建立?科学院?!可是遍寻清史档案,不见科学院,只发现了一个?如意馆?,那不过是皇上和他几个文学侍从消遣游艺的地方?欣赏一下自鸣钟,用一个指头弹弹钢琴,瞧瞧会自动行走的机器人之类。所以有人说,康熙皇帝对于科学的爱好像南唐的李后主精于填词,宋朝的徽宗皇帝喜欢绘画,明朝的天启皇帝愿意干木匠活儿一样,不过是一种消遣。

虽然康熙帝热心学习科学知识,而且取得相当成就,是值得称许的,但是作为一个大国君主,只限于自己和少数人学习,却不懂得培养人才,不知道建立常设的研究机构,没有派人出国学习交流,更别说鼓励臣民进行科学探索了。他把先进的科学知识囿于皇宫之内,似乎这些知识只有皇家才能占有,无外乎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

当然,科学知识不是不重要,但是作为一个大国君主,他本应该更为注意政治的理论和操作?如何从制度、体制上来改造中国,哪怕是稍微的借鉴。他没能发现何以中国几千年来反反复复,重复同样一个模式,几乎没有一个朝代超过三百年的。可是,他自己也钻进这个怪圈,不能自拔,晚年更是被立储问题搅得筋疲力尽。在经过短暂的所谓?盛世?之后,又堕人万劫不复的轮回之中。这并不是苛求于他,因为和他同时代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走在了他的前面。

康熙帝(1653-1722)与(1672-1725)年纪相仿,在位时间相似,属于同时代的人,将二人做一比较是很有意思的。

其时,世界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彼得一世于1697年组成二百五十多人的庞大使团访问西欧各国。他观察、搜集各国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现状,到英国国会旁听,到荷兰学习造船技术,聘请各国专家去俄国工作。回国后,彼得一世大力进行政治改革,仿效西方先进之处,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他强迫俄国男人剃掉胡子,脱去长袍,提倡妇女享有和男人同等的地位,改俄国旧历为西方公历,建立工厂,鼓励对外贸易,积极发展海军。

1724年,俄国成立彼得堡科学院,开始时,聘请了许多西欧科学家任院士,由这里培养了一大批本国科学家。从彼得一世起,落后的俄国开始迈入世界强国之林。可是,康熙帝还在陶醉于自己开创的盛世之中,听着臣民的阿谀颂扬,享受着他自己的盛世?百姓们照样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他仍旧临摹着儒家文化,营造着大清帝国。当他志得意满地审视着自己的文治武功时,好像是比前朝迈进了一大步,其实不过是沿着圆形的轨迹,陷入似乎被命运安排好的历史覆辙。

康熙皇帝晚年苦于立储之争,他似乎是为了大清国挑选一个好主人,以使盛世能够继续下去。但他没有把眼光再放远一些,再放长一些。他可以保证自己这一代,甚至下一代能够励精图治,却不能保证他的子子孙孙永远如此。他没有发现制度上面的问题,也就无法从制度上去进行改革。当然,这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性造成,也怪不得他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