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牙雕的特色名作

上海牙雕的镂雕细花特色,形成于二十世纪初,所表现的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构图丰满,形象生动,富有画意。作品的刀功干净利索,工艺精巧细腻。特别是镂空雕,把内景与外景融为一体,充满江南地方特色。代表作品有《白螺姑娘》、《蚌景》、《十八罗汉斗大鹏》、《琵琶行》、《大河下》、《春景》、《龙船》、《江南风光》等珍品。

“东方的明珠”、“中华之国粹”。面塑体积小,携带方便,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褪色,因而成为旅游者赠送亲友,留作纪念之佳品。

上海牙雕大件也很有名。如1978年制作的牙雕镂雕花“花果山水帘洞蚌景”,刻画了孙悟空从天宫造反归花果山后的热闹场景。大型牙雕组件“西厢记”,***10件,撷取了戏中的十个情节,展现出一幅幅悲欢离合、哀婉动人的画卷。

大型整牙雕“大观园”是在一支长1.68米,高0.29米,粗0.46米,重75千克的象牙上雕制的。***有165个古装人物,200多棵树木花卉,20多座建筑物。作者徐根双年仅29岁,历时3年,表现了“黛玉入府”、“刘姥姥进大观园”、“赏菊吟诗”等16个故事;场景之间用庭园屋宇、宫殿轩馆、花草树木连接起来。作品在“第三届中国工艺品百花奖评比”中荣获“优秀创作奖”。上海著名的牙雕艺人是特级工艺大师蔡健生。他一生作品很多,“蔡文姬归汉”、“香妃狩猎”、“毛主席像”、“周总理和董必武在梅园新村”都是他的代表作品。蔡健生的徒弟周保生也技艺超群,1981年他制作出“精卫填海”获全国牙雕行业评比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