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彪的人物事迹
一、长期身在基层,却能够始终胸怀大局、矢志打赢,在真打实备中实现爱军报国的理想追求
邓彪来自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家庭也比较富裕。当战士期间,家里投资办厂,父母和亲戚多次劝他早点退伍,帮助家里打理工厂,但他坚持在部队超期服役,还因为成绩突出提了干。当干部后,昔日的同学朋友经常劝他:“你年龄偏大、学历低,在部队也没多大前途,不如早回来谋后路。”但他不为所动,总是这样回答:“在部队干,我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部队建设需要我一天,我就要努力干好一天。”前些年,家乡电视台还专门报道了他这方面的事迹。邓彪入伍17年,先后干过9个岗位,岗岗都过硬。当战士,他是团里科技练兵的“小能人”;当连长,连队年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当参谋,被表彰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当营长,营队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邓彪经常教育官兵:“军人生来为打赢,肩上一头挑的是国家,一头挑的是人民,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作为基层的一名营长,他高度关注国际局势,密切跟踪美日韩和台湾军事动向,并积极利用报刊网络、凤凰卫视“军情观察室”等栏目资料,针对性抓好形势战备教育,帮助官兵强化职能使命意识,牢固确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思想。他把战备工作抓得实而又紧,每周一次紧急集合雷打不动,每月一次战备演练从不间断。当营长以来,营队先后12次接受上级战备拉动检查,没有一辆坦克趴窝、一件装具遗漏、一个人员掉队。军区考核组赞扬他们是“拉不倒的放心营”。
“装备可以落后,实战标准不能降低。”这是邓彪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邓彪所在营装备的是62式轻型坦克,以往实弹射击都是在短停状态下进行。针对短停射击首发耗时长,战场生存能力弱的问题,他提出要练行进间射击。当时就有不少官兵表示反对,认为这个课目《大纲》没要求,搞不好还容易出事故。对此,邓彪开导大家,实战需要就是军人的选择,今天训练战胜一份风险,明天战场就多一份胜算。他带着8名特级射手以枪代炮打了400多个车次,经过1个多月反复试验,摸索出“心定、车稳、排空、快准”的“八字法”,既确保了训练安全,实弹射击成绩也由最初的8人40发弹仅命中2个目标,提高到20个以上。这一训法被集团军推广。这几年,他还纠正了短停射击提前预置距离、高射机枪射击使用固定器等有损战斗力生成的习惯做法,使训练更加贴近实战。
二、坦克兵取得一个专业特级已属不易,但他总是永不知足、勇于超越,在岗位练精兵中独树一帜
邓彪认准一个理,个人素质不硬气,带兵练兵没底气;上了训练场,干部就要比兵强。这些年,随着职务提升,他对自身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直至将目标锁定在考取坦克三大专业特级。这个目标旁人想都不敢想,但他却孜孜以求。
当排长第一年,他就考取了通信特级。当连长第二年,他又考取了射击特级。2009年初当营长后,已是三十五岁的他,又向考取驾驶特级发起冲击。考取坦克驾驶特级需要很好的体能作基础,为尽快打牢体能基础,他想了不少办法、吃了很多的苦。五公里跑是邓彪抓体能的常规课目,每周都要跑上两三次,为加大训练强度,他还穿上沙背心、绑上沙腿,硬是把五公里跑的成绩保持在20分钟以内。坦克蓄电池装卸是个高强度训练课目,每辆坦克装有4块蓄电池,每块重128斤,完成一次装卸,总重量达1024斤,每次训练他都连续装卸10次,总重量超过5吨,走下训练场有时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他爱人心疼地说:“快‘奔四’的人了,又有腰肌劳损,训练悠着点!”
为强化驾驶专业技能,去年7、8月份,正值高温酷暑,驾驶训练别人半天练2圈9公里,他一练就是11圈近50公里,从坦克里出来浑身就像雨淋过一样。正是凭着这样的训练劲头,去年10月,他顺利拿到驾驶特级,成为集团军考取坦克三大专业特级第一人。身为老装甲兵的杨副军长当面感慨说:“你小子真了不起!我从兵干到坦克团长才搞了一个特级、两个一级。”
三、不满足于自身专业技能过硬,他坚持科学组训因材施教,在学好用活郭兴福教学法中练就铁甲方阵
“一人强不算强,人人硬才叫硬”。把每一个单兵都练成“小老虎”,把每一个单车都练成“猛老虎”,把每一个作战分队都练成“制胜铁拳”,是邓彪真正的目标所在。
他认真学习运用郭兴福教学法,不断改进组训模式和教学方法,大幅提升了训练的质量效益。专业训练中,他打破连队建制、全营统一组训,每个专业遴选4名特级能手成立教练组,以特级催生特级、个体带动群体;分课目采集制作67部特级能手训练短片,制作完善了26份坦克专业多媒体教案,做到车内操作可视化、复杂动作分段讲解,让教学更加形象直观;推开一专多能、减员操作训练,定期组织“全能乘员”比武竞赛,激励官兵在换位练、交叉训中提高专业技能。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邓彪觉得,只要方法得当,每一个战士都是可塑之才,人人都可以练成“小老虎”。他针对80、90后官兵个性突出、表现欲强等特点,将心理激励引入军事训练,让官兵训练时刻充满激情;针对官兵技术基础、性格特点、专业结构的差异,为每一名官兵制定“升级套餐”,绘制精神曲线图、智力曲线图、性格曲线图和训练进度周期表“三图一表”,组织针对性训练,成效非常明显。
善于总结归纳是邓彪教学的一大特色。故障排除是坦克驾驶特级考核的“拦路虎”,一些官兵最容易在这个课目上栽了跟头。去年,他针对这个问题,从电路检查到机械故障检查,列出项目和清单,制作故障排除查询卡,并结合实践逐项论证,边研究、边摸索,总结梳理出了“看、听、闻、摸”故障排除四步法,使这个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去年报考驾驶特级的官兵都顺利通过了这一项考核。此外,邓彪还先后总结出“缩、延、调”、“两快两精确”等专业训练方法,提升了教学质量和训练效果。
目前,全营80%的专业技术骨干练就了坦克越壕、原地调头等绝活,常年保持着一支22人左右的特级能手队伍,比师改旅前原装甲团特级数的2倍还多。
四、文化基础、发展潜力并不占优,但他始终坚持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学用信息化中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邓彪由战士直接提干,第一学历是高中,他自知文化底子薄,学用信息化的紧迫感比任何人都强。为学好信息化知识,早在1999年刚提干时,他就在原装甲团官兵中第一个购买了个人电脑,后来又陆续添置了数码DV、“掌中宝”和“随身扫”等“五件宝”,通过网络下载、日常抓拍等途径,搜集了180G军事信息化方面的图文、声像资料。官兵们说,他的房间就是个信息化资料库。当营长以后,他系统研读了30余本信息化知识书籍,记录笔记14本,撰写学习体会50余万字。旅7次组织干部网上联合作战知识考核,他是唯一次次满分的。去年,他从一个录像资料上看到美军采用兵棋推演组织军官训练,就萌发了将其用到分队军官编组作业上的想法。为此,他先后多次和军队院校联系,上门向专家请教,经过2个多月的研究攻关,开发出分队战术电子兵棋辅助决策系统,有效提高了分队军官编组作业质量,作战效果评判精度提高近30%,评判时间缩短一倍。
针对少数官兵存在的装备落后、搞信息化难有作为的模糊认识,他教育官兵充分认清:每个作战单元都是战斗力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装备暂时落后素质不能落后,搞信息化谁也不能当看客。62式坦克电台一遇到电磁干扰,耳机就吱吱乱叫,上级指令听不清,友邻单车联不上,一直是影响协同的“老大难”,但邓彪偏不信这个邪。去年底,他带着3名通信骨干组成攻关小组,结合训练反复摸索干扰规律,专程到蚌埠坦克学院请教专家,设计开发出该型坦克通信模拟训练系统。通过训练,提升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通信抗干扰能力,这项成果不仅产生了明显训练效益,也有力激发了官兵钻信息化、干信息化的热情。近年来,全营4次参加信息化知识考核,次次总评优秀;取得仿真对抗模型车等12项革新成果,其中3项被军区和集团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