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10—1999.12)
第一节 中***法库县委组织部〔法库县革委会组织组(大)〕组织沿革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标志着“文革”结束,党的组织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77年6月,恢复组织部机构名称,重新隶属于县委,职能进一步明确。1979年1月纪检组从部里分出,以此为基础成立了县委纪检委。1980年7月,部内设立了科技干部组;1980年10月,增设了办公室;1984年6月,部内设立了干审组。1986年有4组1室,即干部组、科技干部组、干审组(含临时机构县委落实政策办公室)、组织组和办公室.1988年8月,将4个组改为4个股.同年11月,组建部内虚设机构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分别由办公室主任和干部股、组织股两名副股长兼任,日常工作由办公室人员承担。1989年10月,研究室单列,成为部内独立股室。1991年10月,增设组织员办公室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公室。1992年6月,为了同铁岭市委组织部处(室)对应,县委组织部把本部门从事干部工作的3个股(室)的名称作了相应的调整,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公室更名为干部一股,原来的干部股更名为干部二股,科技干部股更名为干部三股。1994年2月,组织股与组织员办公室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94年6月,为了适应划归沈阳市之后工作需要,县委组织部将部内的二级机构,除办公室、研究室、组织员办公室外,各股一律更名为科(机构规格、正副科长待遇不变)。原干部一股更名为干部一科,干部二股更名为干部二科,干部三股更名为干部培训科,干审股更名为干审科,组织股更名为组织科。
1979年中期,办公地点从县政府二楼搬至现县委办厢房二楼;住半年左右,又迁往现在的大瓦房西段至今。从1991年末部研究室、干部三股、干审股在县委老干部局4楼东段办公。其中研究室1994年2月迁回大院,其它两个股1995年9月也迁回县政府楼后大瓦房东段至今。县委组织部人员编制。1976年至1985年,部人员编制为25人;1986-1994年,在26-34人之间。1995年县直机关机构改革确定行政编制20人、事业编制7人,***27人,配备部长1人,副部长3人。1996年-1999年,组织部内设干部科、干部培训科、干审科、办公室、研究室、组织员办公室、组织科,机关编制34人,其中行政编制25人,事业编
通过抓党员教育,使党员队伍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比过去有了明显的转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愈来愈明显。在党员教育工作上,1982年普遍对党员进行了党规党法,党的基本知识,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特别是党的十二大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把学习十二大文件当做第一件大事来抓,加强了具体指导,轮训了一大批骨干。骨干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了讲解,联系实际开展了讨论,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理解十二大文件的精神实质,加强了对党中央的信赖,增强了实现四化的信心,坚定了***产主义理想信念。一年来,组织部会同县委党校***举办了7期党员干部培训班,培训支部书记以上干部810人次。县和各社(镇)***举办党员训练班42期,训练党员16113人次。
县委组织部在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注重从理论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1、调查研究,做好发展党员工作。1986年,针对第一线工人、农民、党员少的状况,年初和4月中旬,先后对登仕堡子等4个乡镇和县直18个企事业单位发展党员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我们及时提出了把第一线工人、农民作为发展重点的意见。一九八六年,全县***发展党员559名,其中第一线工人、农民237名,占总数的42.3%,使基层班、组和农业第一线的党员在逐步增加。2、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年初,召开了全县八五年度“两先两优”表彰大会,县委在会上表彰了46个先进党支部,38个先进党小组,172名优秀***产党员和45名优秀政工干部。4月份,围绕端正党风,先后总结和宣传了县委副书记闻德东、第二高中特级教师王洪章、原邮电局党委书记曹润春、登仕堡子镇石砬子村党支部书记王福玲四同志的先进事迹,并上报省、市委组织部。“七一”前夕,还树立了24名端正党风的优秀党员,县委在纪念中国***产党成立65周年大会上对24名同志进行了表彰。
大力开展“党群***同致富”活动。1988年,学习昌图县十八家子村党支部经验,在全县开展了“党群***同致富小组”活动,建立了活动、汇报、承包、交流等制度,归纳整理了《党群***同致富小组活动简介》。1989年,在登仕堡子镇召开了深化党群***同致富小组活动现场会,使广大农村党员在致富达小康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993年4月,为进一步贯彻中组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认真执行《中国***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以适应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需要,在全县实行入党前分级谈话制度。谈话内容:主要了解入党动机是否端正、了解其掌握党的基本知识情况,是否懂得党的性质、指导思想、最终目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员义务和权力,党的纪律,党的组织原则等。
1994年初,我们抓了全县的民主评议支部班子和党员工作。全县有943个党支部、18500名党员参加,分别占支部总数和党员总数的93.2%和96%。在1992年至1994年度的“争先创优”活动中涌现出先进党委8个、先进党支部35个、优秀***产党员50 名。
1994年,抓了“推荐优秀团员做党的发展对象”的试点工作和遵循发展党员的方针,完善协审制度,坚持分层次谈话制度,以保证新党员的质量。全年***发展新党员401名,在27个五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中,有24个村发展了新党员。加强了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和管理,抓了对党员的“双武装、双提高”,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提高其科学技术素质。各乡镇普遍开展了种植或养殖业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培训班165期,培训了5071人,占应培训人数的93%,市委组织部、市科协联合在我县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另外,还较好地完成了党内扶贫、党费收缴、党刊发行、刊授党校、党内统计等工作。
认真抓了“双评”(民主评议党支部和党员)工作。1996年“双评”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有886个支部参加了“双评”,占支部总数的97.4%;评出优秀支部83个,占9.8%;有20159名党员参加了评议,占党员总数的98%,评出优秀党员1955名,占参评党员的9.7%,合格党员有14852名,占参评人数的73.7%;基本合格党员3144名,占参评人数的15.6%;基本不合格党员181名,占参评人数的0.9%,不合格党员17名,占参评人数的0.08%。
同年,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县委组织部注重抓了评优工作.在94-96年度的争先创优活动中,涌现出先进党委12个;先进党支部43个;优秀***产党员10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0名;优秀组织工作者20名。
1998年,以提高党员整体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是组织各基层党委认真开展了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新党章》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双学”活动。乡镇党委结合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有关法律、法规,企事业党委结合爱岗敬业,加强了对党员的轮训工作。各基层党委利用各类党员培训班轮训党员2万余人次。二是认真实施“1320”、“1510”工程,组织发展工作迈出新步伐。***纳新党员535名。同时,本着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的原则,努力壮大青年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在全县推广了慈恩寺乡党委《关于在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中开展入党启蒙教育》的做法。1999年,下发了《关于对当前党员管理中的几个问题的具体意见》。
1999年,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全年***纳新党员430名,并注重了在工作、生产一线、妇女、青年中发展。以乡镇党校为阵地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乡镇党委、县直党委***举办各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420期,参训党员、入党积极分子2万人次,通过学习党章、邓小平理论、农村实用技术等,使党员的宗旨意识和致富本领得到进一步提高,较好地促进了全县产业化发展步伐。
1999年,以党群***同致富示范区为载体,充分发挥了党员的作用。全县***有党群***同致富示范区703个。其中:种植业404个,养殖业224个,其他业75个,参区党员3019名,占农民党员30%,参区农户13675户,占15%,参区贫困户1658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