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穆旦的诗歌《赞美》
评价
现代诗人、翻译家王佐良《雨天停在老橡树下》:“无论如何,穆旦是到达中国诗坛的前区了,带着新的诗歌主题和新的诗歌语言,只不过批评家和文学史家迟迟地不来接近他罢了。”
现代诗人、评论家袁可嘉《诗人穆旦的位置——纪念穆旦逝世十周年》:“穆旦佳作的动人处却正在这等歌中带血的地方。本来无节制的悲痛往往沦为感伤,有损雄健之风,但穆旦没有这样,他在每个诗段结束处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宏大呼声压住了诗篇的阵脚,使它显得悲中有壮,沉痛中有力量。赞歌人人能唱,但会唱带血的赞歌者却不多。“
现代翻译家、英美文学研究专家巫宁坤《人生本来是一个严酷的冬天——穆旦逝世二十八周年祭》:”悲壮滴血的六十行长诗《赞美》,歌唱民族深重的苦难和血泊中的再生。“?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陆耀东《中国新诗史》第3卷:“《赞美》一改一般“抗战诗歌”廉价的感情宣泄和直抒胸臆式的大喊大叫,将深沉的爱国情感融于独特的象征、意象以及陌生化的句法、语言当中,独具一格,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扩展资料
赏析
此诗是一首意象繁多、意境深邃朦胧的诗歌。诗人目睹了在抗战阶段的困难之下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的状况,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他们勇敢抗战的赞美,同时也寄寓着对民族崛起的希望。诗作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人公,既表达了作者个体的感受,也涵盖了所有忧国忧民的炎黄子孙的心声。
全诗规模宏大,激情澎湃。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篇的是一种强烈的爱,是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作者从“耻辱的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
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返顾的农夫身上。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他是单个的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整个中华民族。
在诗歌语言上,这首诗充分发挥了汉语的弹性,善于利用多义的词语、繁复的句式、反复的咏叹来传达复杂的诗情。同时,不时运用现代汉语的关联词以揭示抽象的词语、跳跃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创造出一种“介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文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