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经纬会创办健力宝?

说起健力宝的发展,人们想象不同的是,李经纬并非出生于在经商世家,反而是一名悲惨的遗腹子。在他出生之前,父亲便已去世,出生后又被抛弃,从小在孤儿院长大。

所幸的是,李经纬依旧在艰难的童年中健康长大,并在21岁时,因为体育好的缘故,被提拔为县体委副主任。

十三年后,李经纬又被调任到三水酒厂当副厂长,至此,与饮料结下一生之缘。

在1983年广州的一次出差中,李经纬第一次饮用易拉罐装的可乐,喝完之后,他的脑海中便不可遏制地出现一个想法:打造一款国产品牌的饮料。

下定决心之后,说干就干。

为实现这个想法,李经纬找到广东体育科研所,在科研人员的帮助,终于成功研发出一款新的饮料,被李经纬命名为健力宝。

饮料倒是有了,但如何打开市场,就成了最大的困难。极具经商头脑的李经纬,将目光放在了亚足联的会议。

为完成第一次亮相,他跑到百事可乐厂,直接用百事可乐的易拉罐生产健力宝,最后换了封皮,匆匆完成制品,就拿到亚足联的会议上。

这次的曝光,让新生的健力宝获得初步成功,签下了第一批订单。次年,专门生产健力宝的饮料厂也正式建成,并能投产。

可以这样说,没有李经纬,便没有后来的健力宝。

而从李经纬本人来看,虽然有着不幸的家世,但后续生活的艰辛非但没能击垮他,反而让他早早学会自立自强,为后日创建健力宝打下基础。

而从接触饮料行业、到萌生创办想法,最终实现目标,李经纬也花费了数年的努力。商业的成功,从来就没有捷径,唯有坚持和奋斗才是正道。

02:健力宝的辉煌,以及危机隐现

不知是有心还是无心,定位为运动饮料的健力宝一经创立,便遇上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次返回奥运会。

商人的敏锐嗅觉下,李经纬根本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他通过各种途径,几乎是不择手段,最后成功让健力宝成为中国代表团的指定饮料。

时来天地皆同力,这次奥运会中国获得15枚金牌,消息传回举国欢庆,同时又有两篇奥运会报道涉及到健力宝,将其夸赞为“东方魔水”,免费为其打了个全国广告。

健力宝因此一炮打响,在创建的第一年便取得惊人业绩——卖出1600多万罐。

惊艳的开局之后,在李经纬的领导下,健力宝更是进入企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1988年,健力宝的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2年之后,健力宝一举成为亚运会最大赞助商;1994年,年销售额超18亿元,成就全国饮料行业的龙头地位;

1997年,健力宝达到巅峰,年销售额超50亿元,高达38层的以健力宝命名的大厦落成。

极尽辉煌的健力宝,当年甚至不满足于中国的市场,直接租下帝国大厦一整层,在美国开设分公司,想要抢占百事与可口的市场。

然而随着不断额发展,在健力宝光鲜亮丽的背后,一些问题和矛盾也慢慢暴露出来,为适应新的时代和市场,企业必须制定更加现代化的管理制度。

以李经纬为主的经营团队很早就反应过来,想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但更糟糕的问题爆发了——健力宝管理层的内斗。

还是1997年,为了筹得更多资金,让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李经纬决定让健力宝在香港上市。

但这个提案,却遭到了股东们的否决,原因是他们不愿让企业的经营团队购买股票,最终上市只能无疾而终。

两年之后,因企业在管理上的矛盾愈加凸显,李经纬便想对公司进行改制,以解决问题,但接连拿出几个方案之后,全都被股东拒绝。

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健力宝的内斗不断,已为日后危机埋下深深隐患。

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按照经营团队的预期发展,一直陷入无止境的内耗,那衰败便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