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发展
苏联十月革命后,列宁非常重视新闻纪录片和纪录片的宣传和鼓励作用以及新闻传播的作用。威尔托夫编辑的一系列电影《电影真理报》被广泛发行。影片的素材分别由战争前线和后方的摄影师拍摄,再由导演集中,剪辑,加字幕,成为新闻主题。一些新闻题材后来根据新的思路被编成较长的纪实照片,如《内战》、《前进》、《苏联》、《论六分之一的世界》等。摄影师将相机镜头视为胶片的“眼睛”,比人眼更完美,更有分析力。这些纪录片艺术家被称为“电影眼派”,他们认为,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收集的现实片段必须有真实的基础。他们经常带着相机去市场、工厂、学校、酒馆或者街道,遇到合适的素材就拍照。在没有事先征得被摄对象同意或被摄对象表演的情况下,找一个可以隐藏相机的地方进行拍摄。然后通过剪辑,混乱的视觉现象变得连贯起来。
1920 ~ 1930时期,美国电影进入全盛时期,好莱坞制作的脱离现实的梦幻电影风靡一时。为了抵制这种影响,英国出现了以约翰·格里尔森为代表的纪录片运动。他们努力摆脱电影商业化的影响,强调电影的社会意义。不回避和隐藏广泛的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直面现实,积极发挥纪录片直接反映生活的潜力。在艺术上,对美和诗意的追求是通过画面造型、音乐和解说的结合来实现的。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艺术家和代表作品,如约翰·格里尔森的《带网的渔船》、P·罗莎的《路口,码头》、H·E·阿斯代和A·埃尔顿的《住房问题》、W·鲁特曼的《柏林——大城市交响曲》、埃文斯的《波琳娜·戴》,b .他们不掩饰这些作品是为了宣传。约翰·格里尔森公开宣称:“我把电影院当成一个论坛,用它来做宣传。”荷兰的埃文斯深入比利时的矿区拍摄支持工人运动的电影,到苏联拍摄那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他加入了许多电影人,参加了战斗。起初,埃文斯到达了西班牙战争的前线,在那里他拍摄了《西班牙的土地》。后来去了中国,在抗战时期拍摄了《四千万人》。
在此期间,女导演和里芬斯塔尔拍摄了1934年在希特勒直接指示下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全国代表大会,影片名为《意志的胜利》,将法西斯上台宣传为德国复兴的形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始了大众化的转型。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兴起和传播,消费主义的观念渗透到文化创造和传播的过程中。“快乐”和“游戏”成为影视节目的流行标志。在这种宏观背景下,纪录片也向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靠拢和移植。注意力经济和娱乐经济的升温,已经悄然改变了纪录片的制作理念。有些题材各具特色,或适合银幕表现,或事件一波三折,或人物个性张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比如阮奶奶征婚,表现的是一个82岁老人征婚的故事。面对海外观众时,不仅要有市场意识,还要注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以对方观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拍摄。